多重解答
發(fā)表于1929年的《毒巧克力命案》是伯克萊最著名的推理作品,它是由同年稍早出版的一本名家作品集《幸運數(shù)字3》里的中篇小說《鋌而走險》(The Avenging Chance,后收進1994年出版的《羅杰·薛靈漢的故事》一書)擴充而成的。根據(jù)《槍響二度》前言所述,伯克萊設(shè)計《毒巧克力命案》的情節(jié)時,試著采用了循環(huán)式結(jié)構(gòu)。一位先生從朋友那里得到糖果公司寄給這位朋友的一盒最新開發(fā)生產(chǎn)的巧克力,拿回家跟夫人一起享用,結(jié)果夫人被毒死了,這位先生卻活了下來。圍繞這個事件,以薛靈漢為會長的“犯罪圈研究學(xué)會”的六位成員先后展開六次推理。
一般認為,這個所謂的“犯罪圈研究學(xué)會”系以伯克萊創(chuàng)立的“偵探俱樂部”為原型,但是,偵探俱樂部卻是在《毒巧克力命案》出版以后的1929年末或1930年初創(chuàng)立的。但我們不妨這樣推論:伯克萊創(chuàng)立“偵探俱樂部”的想法,在1928年寫作《毒巧克力命案》的時候就有了。
《毒巧克力命案》的獨創(chuàng)之處在于“多重解答”,即同一個事件竟然有兩種以上的推理結(jié)論,而且這些推理結(jié)論相互之間的不同點,顯示出其一種比一種高明、層層遞進,最后的真相也出人意料。對那些鐘情于邏輯推理分析、喜歡數(shù)學(xué)式心智游戲的讀者來說,這部小說簡直堪稱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夢幻巨作。
小說開頭,由蘇格蘭場官員敘述完案件以及警方調(diào)查的結(jié)果之后,六位推理小說迷便展開了調(diào)查和推理。他們基于不同的切入點(動機、證據(jù)、手法等),對案件進行了不同的推理分析。可以說,每一種解答都可以敷衍成一部不錯的長篇推理小說,大部分解答都是巧妙而獨特的,其嚴謹性也不容質(zhì)疑。最令人驚訝的是,在五位推理小說迷提出了六種解答之后,最后登臺演講的會員,由之前的六種解答中剝絲抽繭,找出真正的兇手。讀者這時才發(fā)現(xiàn),種種線索已經(jīng)埋于之前六種解答中,作者驚人的詭計讓人贊嘆不已。
情節(jié)展開如此別致,自然引起了黃金時代其他作家的注意。塞耶斯(Dorothy Sayers)的《五條紅鯡魚》(The Five Red Herrings,1931)、帕特里克(Q. Patrick)的《屋舍險情》(Cottage Sinister,1931)、戴利·金(Charles Daly King)的《海上迷云》(Obelists at Sea,1932)和《鐵路奇案》(Obelists En Route,1934)、李奧·布魯斯(Leo Bruce)的《三個偵探》(Case for Three Detectives,1936)等佳作,都是在《毒巧克力命案》的影響之下誕生的。也正因此,英國推理評論家朱利安·西蒙斯(Julian Symons)盛贊這本書是“偵探小說史上最驚人詭巧的故事”。在他之前,只有本特利寫過包含三重解答的《特倫特最后一案》,而本書之后,即便是以推理分析和多重解答為特色的奎因,也沒有提供過超過六種解答的推理小說。由此看來,史上最具“推理性”的小說,非《毒巧克力命案》莫屬。
犯罪先驅(qū)
1931年2月,曾經(jīng)出版過多部暢銷小說的格蘭茲出版社推出了伯克萊以“法蘭西斯·艾爾斯”名義創(chuàng)作的《殺意》。但這部長篇被認為不屬于推理小說的范疇,沒有列入該社的“推理小說叢書”出版,而是由旗下的一家小出版社以簡裝書的形式發(fā)售。盡管沒有受到出版社重視,這本書還是讓讀者想起了1922年發(fā)生于威爾士的、一個專橫的律師殺死妻子的“阿姆斯特朗事件”(據(jù)說《殺意》就是受到這個事件的啟發(fā)而創(chuàng)作的),而且,關(guān)于這本書的作者到底是誰的問題,也在全英國引起了很大的震動。那個時候引起的騷動,堪與克里斯蒂的《羅杰疑案》引發(fā)的關(guān)于公平性問題的爭議相提并論。不久,出版社申明,法蘭西斯·艾爾斯是一位著名作家的筆名。對《殺意》給予高度評價的《每日快報》連載了該小說,再次掀起全國性的騷動。關(guān)于作家究竟是誰,眾說紛紜。有人說是毛姆,有人說是埃德加·華萊士,有人說是喬治·威爾斯,有人說是阿道斯·赫胥黎,還有人說是以“開膛手杰克”為原型、寫了犯罪小說《房客》而聞名的貝洛克·朗茲。但就是沒有人猜是伯克萊。有意思的是,看穿了作者身份的,是E.M.德拉菲爾德。當年,伯克萊的《維奇福德毒殺案》一書就是獻給這位女作家的。當記者問德拉菲爾德“艾爾斯是不是您”的時候,這位女作家立刻否認,并且推測說,法蘭西斯·艾爾斯恐怕就是寫了《毒巧克力命案》的安東尼·伯克萊。人們最終確認了這一點。于是,關(guān)于“法蘭西斯·艾爾斯究竟是誰”的爭論于焉畫上句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