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很多男孩都愛出風(fēng)頭,這其實是他們的英雄主義在作祟。他們往往認為,英雄都是引人注目的,只有自己能引起別人的注意才能成為英雄。但他們在通往英雄的道路上,一遇到艱難險阻就退縮變成了狗熊。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情況出現(xiàn)呢?歸根結(jié)底是家長的原因。他們總認為孩子經(jīng)不起磕磕絆絆,有的家長甚至鋪好了孩子成長的每一步路,這使孩子很難品嘗困難的滋味。當(dāng)遇到困難的時候,孩子就會變得不知所措、急于逃避或推卸困難。同時,家長的溺愛也是男孩變得膽小怕事、呈現(xiàn)女孩性格的一個原因。
父親在男孩的心目中往往都是帶有英雄色彩的,因此,在男孩的成長過程中,父親要讓他明白,困難就像彈簧,你強它就會變?nèi)?,你弱它就會變強。遇到困難的時候,應(yīng)正面迎戰(zhàn),盡量解決問題,而不是選擇一味地逃避,被它打倒。將其作為人生的一個考驗,體會解決難題的快樂,才會越挫越勇,成長為真正的英雄,真正的男子漢。
此外,父親還要培養(yǎng)男孩的“困難意識”,讓他了解人生并非一帆風(fēng)順,在遇到困難的時候,要勇敢、冷靜地面對并以自己的力量去解決。如果成功,那么他會得到相應(yīng)的“報酬”。如果失敗,他也不要害怕,只要從中吸取教訓(xùn),就能避免以后在同一個問題上“跌倒”。
害怕面對困難的磊磊
磊磊是個聰明伶俐的小男孩,不過他有一個缺點,就是做事三分鐘熱度,一遇到困難就打退堂鼓。
一個星期天的下午,媽媽出門了,只有爸爸和他在家。因為喜歡畫畫,所以媽媽為他報了繪畫班,但讓他郁悶的是,繪畫老師每周都會留作業(yè),并且每次作業(yè)都是要交出一件新作品。這不,他正在“構(gòu)思”自己的新作品。突然,他把畫筆仍在一旁,對爸爸說:“爸爸,咱們玩騎大馬吧?!?/p>
正在看報紙的爸爸抬起頭,對磊磊說:“兒子,你完成你的繪畫作業(yè)了嗎?”
磊磊回答:“爸爸,我不想畫了,太難了,每星期都要畫出不同的畫,我畫得頭都大了?!?/p>
爸爸沒有接他的話,只是問:“你不喜歡畫畫嗎?”
“當(dāng)然喜歡了,畫畫是我最喜歡的,很多老師都夸我有天分呢!”磊磊得意地說。
“你的意思是因為覺得難,所以不想畫了,是嗎?”爸爸問。
磊磊點點頭,并說:“反正我也沒想成為畫家?!?/p>
爸爸搬了一張椅子,在磊磊對面坐下,對磊磊說:“兒子,咱們先不說這個問題,我給你講個故事,怎么樣?”磊磊聽后興奮地催著爸爸快講。
爸爸說:“你不是喜歡聽奧運會的故事嗎?今天我就給你講一個關(guān)于美國奧運女孩的故事?!眱鹤诱f:“爸爸,快點講吧。”
爸爸微笑地說:“美國曾經(jīng)有一個短跑健將叫威爾瑪?魯?shù)婪?,她長得很可愛,卻是個殘疾人?!?/p>
兒子問:“她參加了殘奧會嗎?”
爸爸說:“不是的,她也不是天生殘疾。在她很小的時候,因為肺炎高燒而引發(fā)小兒麻痹癥,最后導(dǎo)致不能正常走路?!?/p>
兒子感到很奇怪,便再次發(fā)問:“她都不能走路了,怎么還能參加短跑比賽呢?”
“兒子,你別著急,聽我慢慢說。她在十一歲之前,都不能正常走路。但也就是在那年,她突然很向往外面的世界,也意識到自己與其他人的不同之處?!卑职指锌卣f。
“是不是有人欺負她?。俊焙闷鎸殞氂职l(fā)問了。
“不是,她只是想像其他小朋友一樣可以自由地奔跑。于是,她每天都堅持練習(xí)走路,哪怕腳底板磨出了血泡,也不吭一聲?!?/p>
爸爸停頓一下,見兒子有點感動,就繼續(xù)說:“她在不能行走的困難前并沒有低頭,而是勇于面對,就這樣過了一段時間后,她能正常行走了,還能和哥哥們一起打籃球。后來,經(jīng)過刻苦訓(xùn)練,戰(zhàn)勝更多困難,她終于成為奧運會的短跑冠軍?!?/p>
兒子聽后,說:“爸爸,她太偉大了,她在練習(xí)走路的時候不會覺得疼嗎?”
“當(dāng)然會了,對常人來說不需要努力的事情,對她就是個困難,是個挑戰(zhàn),她只有付出十倍,甚至是百倍的努力,才能達到常人的水準?!卑职终f。
兒子思考了一會兒,說:“爸爸,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你是想要告訴我在困難面前不能低頭,要像那個短跑冠軍一樣戰(zhàn)勝困難,取得成功,是嗎?”
爸爸微笑地點點頭,說:“是的,兒子,那你的意思呢?”
“爸爸你放心,我知道該怎么做了,以后不會一遇到困難就做逃兵了!”磊磊堅定地說。然后,他就轉(zhuǎn)過頭繼續(xù)畫畫,爸爸也欣慰地笑了。
當(dāng)爸爸聽到磊磊說不想畫畫的時候,先確定了他不想畫的原因是害怕面對困難,之后,爸爸便以磊磊感興趣的話題進行了故事引導(dǎo),讓他自己想明白一個殘疾人都能坦然地面對困難,并且經(jīng)過努力能為世界冠軍,那么常人就更應(yīng)該勇敢面對困難,解決問題。聰明的磊磊果然明白了爸爸的意思,決定以后都不再做困難面前的“逃兵”。
困難是對男孩的考驗,也是一種機遇。通常,困難的背后往往是更豐厚的“回報”。如果男孩跑200米、400米都不覺得困難,但跑800米就難以應(yīng)付。如果他戰(zhàn)勝這個困難,他就會知道自己是有跑800米的潛力的,還可以挑戰(zhàn)1000米甚至更遠。如果放棄,這將成為他心里的一個坎,他會認為自己做不到,從而對自己失去信心。所以,在男孩的成長過程中,父親應(yīng)該讓他明白困難也代表機遇,如果戰(zhàn)勝他將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如果放棄,就永遠不會知道“獎品”是什么。
其實,困難的界限是很模糊的。你認為困難的事情,別人可能會認為很容易。所以,父親在教育兒子的時候,可以告訴他“這其實并不是很難,只要你好好想想,就會很快解決,你只是沒有用心而已”或“這個問題別的小朋友就能解決,難道你比他們差嗎”等帶有鼓勵或激勵的語言,以提高他解決困難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