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也許都知道,三國中的兩大名將呂布和張飛,他們雖然驍勇善戰(zhàn),但是脾氣卻都有點反復(fù)無常。特別是張飛,不但性格沖動暴躁,做事還從不計后果。正是由于他們這種做事沖動、意氣用事的性格,造成了最后一個兵敗定陶,一個被部下暗地殺害。
現(xiàn)實生活中,有很多的年輕人做事都很容易沖動,往往缺乏理智,只憑一時的想法和情緒辦事,結(jié)果造成難以挽回的局面,后悔也為時已晚。
人們常說:“意氣與沖動多是魔鬼,它會沖昏我們的理智,讓我們做出錯誤的判斷與決策?!笨磥恚贻p人,你們應(yīng)該明白,你已經(jīng)不再是一個沒有克制力的小孩子,已經(jīng)過了“想什么就說什么”的年齡,凡事一定要懂得三思而后行,才能避免因為懲一時之口快而后悔。
二十出頭的樂蓉在某設(shè)計公司策劃部實習(xí),她年輕氣盛,從不會掩飾自己的臉色。
這天,樂蓉剛剛完成了一個方案,在例會上,她第一次站在前面將自己的思路展示給大家,才講了一半,下面就傳來了咯咯的笑聲。原來是兩個比樂蓉早來半年的女孩在看手機彩信,這下可觸怒了樂蓉。她停下來,盯著那兩個不尊重別人勞動成果的同事,其他人開始還以為樂蓉忘詞了,但是片刻之后,大家明顯感覺到氣氛不對。
樂蓉走到兩個女孩旁邊,將整本方案摔在她們面前,氣呼呼地說:“太過分了,你們有沒有念過書,不懂得尊重別人嗎?”隨后,頭也不回地沖出了會議室,留下一屋子目瞪口呆的領(lǐng)導(dǎo)。
那以后,領(lǐng)教過厲害的同事都對樂蓉敬而遠(yuǎn)之,上司也幾乎不會找她研究策劃方案的細(xì)節(jié)。樂蓉成了公司里的“獨行俠”,內(nèi)心混亂的情緒使她根本不能專心工作。沒多久,她便主動提出了辭職。
德國有一句諺語說:“耐心是一株很苦的植物,但果實卻十分甜美?!边@句話對于一些意氣用事的年輕人來說尤為合適。年輕人因為不懂得克制自己的情緒,很容易就不分場合地發(fā)泄出來,還未耐心地聽人解釋,就讓“情緒”成了自己的主人。
如今又有一部分年輕人,剛剛步入社會,人際關(guān)系還沒有形成一個圈子。而在沒有任何有利的人脈關(guān)系下,你一定要懂得收斂自己的性子。涉世之初,我們畢竟不太了解這個社會的慣有模式,如果只是單憑自己敢想敢做,就一味地去闖蕩,那你很快就會淪為社會的下一個淘汰者。因為社會不需要“有勇無謀”的人,這樣的人只會讓事情變得更加糟糕。
做什么事情,一定要有耐心,凡事經(jīng)過頭腦思考后,再去表達(dá)出來。因為通常經(jīng)過“過濾”后表達(dá)出來的話語,肯定要比你心直口快出來的要有智慧的多。別再讓人把你當(dāng)成小孩子來看待,一定要形成自己的做人準(zhǔn)則,一定要多思多慮,才能再行動。
假如你不懂得管理和控制自己的情緒,任它們不分場合、不分地點、不分對象,肆無忌憚地發(fā)作,那么時間久了,你身邊的朋友、同事甚至親人都會對你產(chǎn)生“畏懼”,漸漸疏遠(yuǎn)你,孤立你。當(dāng)然他們并不是真的害怕,而是無法忍受你多變的情緒,以及寫在臉上的各種心事罷了。
我們在生活中一定要少一些意氣,少一些沖動。要學(xué)會“三思而后行”,多用腦袋思考,這樣,才不會去做“情緒”的奴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