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對妻子無限歉疚,她卻難以接受

嫁得好不如過得好 作者:夏景


六年前,四十歲的我遇到了音,她和我同歲,要強、能干、漂亮。

一年后,她離婚了。沒有了家庭羈絆,她將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我身 上。我對她很好,除了沒有離婚,其他只會比對妻子更好。

那時兒子正上高中,我不想讓他太分心。當(dāng)時給音說的是,等兒子考上 大學(xué)我就離婚。

兩年后,兒子上了大學(xué)。我和音之間又有了新問題:一來我面臨提職, 家庭需要穩(wěn)定;二來妻子身體不好,辭去了工作。我覺得很難開口說出 “離婚”二字。

就這樣,終于拖到今年,我們一轉(zhuǎn)眼已經(jīng)在一起六年。她也四十多歲, 非常渴望有個家庭。她開始對我吵鬧,非要逼著我離婚。后來竟將電話打 到我家里,要跟妻子說個明白。

妻子是個老實人,性格也比較內(nèi)向,和音的潑辣火爆比起來,頓時相 形見絀。妻子不敢相信這都是真的,也不敢相信我居然這么多年一直欺瞞 著她。和大吵大鬧非要嚷得天下人都知道的音正好相反,妻子悶聲不響, 只是夜夜失眠,淚眼婆娑,精神委靡,神思恍惚,幾乎已經(jīng)到了崩潰的邊 緣,讓我覺得非常歉疚。我想,她很可能會因為這個事從此一蹶不振,再 也品嘗不到生活的樂趣。

歉疚讓我不能再容忍音的胡鬧,我堅決提出要和她分手。我不能因為自 己追求快樂將妻子逼瘋。畢竟我們也曾相愛過,她還是我兒子的母親呀。

終于和音分手了,沒有想到的卻是,想回到家的我得不到妻子的認(rèn)同。 她認(rèn)為我的歉疚根本就是黃鼠狼給雞拜年,不安好心。她倒是不吵,只是一 遍遍歇斯底里地痛哭流涕。她總是指責(zé)我毀了她的生活,一副強忍著惡心的 樣子跟我一起吃飯過日子。 嫁得好不如過得好 116

我不知道為什么她無法重新接受我。我對她說過無數(shù)的對不起,也因為 心懷歉疚,很想跟她好好一起生活?,F(xiàn)在她如此敏感,讓我又開始搖擺起 來,下班后連家都不太愿意回了。 讀者:清陽 清陽:

在婚姻中,歉疚是個很玄妙的詞兒。怎樣能做到處處平衡,不但要費心費 力費時間,還要有膽有色有勇氣。

為什么這么說?

做了對不起配偶的事情,對方知道得越是詳細(xì),自己的地位就越是不保。 一旦掀翻,隱私全無,日后只能夾著尾巴做人。不如裝作糊涂,麻木遲鈍。即 便歉疚,也需要做得仔細(xì)謹(jǐn)慎,不能處處矮人一頭。否則做人躡手躡腳,怎么 背負(fù)生活重?fù)?dān)?

還有一種,為了不被歉疚打倒,反而越發(fā)囂張,天天心浮氣躁,漸漸冷淡 自私,霸道蠻橫。夫妻關(guān)系越發(fā)難處。

能處理得合理圓潤,讓自己解脫,也令對方解氣的,應(yīng)該并不多見。所以 生活中,我們常見到的,更多是出錯的一方更長袖善舞,隱忍的另一方心日益 冷卻。多年欠缺交流,越走越像是陌路之人。

換在五十年以前,出軌方能對配偶產(chǎn)生一點歉疚之情的就算是好人, 但現(xiàn)在,歉疚已不能挽回對方失去的幸福和歲月,反而有了那么一點吃力 不討好的意思。于是就有人會說,早知道好人做不得,不如索性壞人當(dāng)?shù)?nbsp;底。

可是樂觀地想想,如不是這樣,又怎能看清自己到底想要的是什么?

正因為不盡如人意,才會知道人面可以忽黑忽白,人情可以忽冷忽熱。 雖然沒有人愛走這樣一條路,可是既然已沒有選擇,不如苦中作樂,邊走邊 學(xué)。

一般來說,對配偶產(chǎn)生了歉疚,說明察覺到了自己有做得不夠好的地方, 歉疚能讓人的負(fù)罪感有所減輕,有時候還能促使自己對配偶更體貼、更溫柔一 些。但另一方面,對配偶來說,出軌一方的歉疚往往也是一種情感的考驗,它 可能催生出諒解,但也可能引發(fā)出新的不滿。

好的愛情應(yīng)該是這樣一種關(guān)系:因為配偶的存在,你能更清楚地看到自己 是什么樣的人,或是你的行為能令她的靈魂和你產(chǎn)生共鳴與回應(yīng)。這份共鳴與 回應(yīng)當(dāng)中,當(dāng)然也包括另一方的真心歉疚。

也就是說,如果有一天,妻子能體認(rèn)到你的歉疚來自你的真情,并且和她 想要的結(jié)果完全吻合時,她就會被感動,繼而接納你的歉疚,而且還能設(shè)身處 地對你有所理解,只有這個時候,你的歉疚才能達(dá)到你想要的效果。

為什么現(xiàn)在她不愿接受你的真心呢?

也許她會想,你的歉疚只是因為情人哭鬧,而家庭解散需要你付出太多的 代價。如果情人溫順體貼,一如既往,不哭不鬧,你還會對她產(chǎn)生歉疚之情, 重歸家庭嗎?

對伴侶有所歉疚該出自自愿,頂好是真心流露,而不是被其他因素所逼。 誰也不想做情感中的傻子,尤其是女人,在這上面更是精明能干。所謂歉疚, 到底是想蒙騙過關(guān),還是為自我解脫,自然會被一眼識穿。

愛家人,最好與家人多在一起,把家當(dāng)做囚籠萬萬不可。世上總有人天 真地以為家是永遠(yuǎn)等他的地方,萬一無處可去,家必定會收留。呵呵,未 必。

上帝是公平的,愿意付出精力,必定得到回報。六年的疏忽,需要付出六 倍的努力,才足夠生活,同時也才能獲得精神寄托。工作業(yè)績?nèi)绱?,家庭關(guān)系 亦如此。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