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5.我爸梁朝偉(5)

女少年 作者:秋微


等我媽下班回到家,我忙不迭的舉著我人生寫的第一張字歡快地向她展示。期待著她的贊揚和分享。

人最珍貴的是“自由意志”,可最需要的又往往是“認同感”,所以,這兩個從邏輯上互相抵觸的因素,讓所有人都無法避免地注定隨要時迎接悲劇,甚至連兒童也不能幸免。

就在我期待陳萍認同的時候,她卻給了我一個意外的打擊。她看到我寫的那些字之后大驚失色,一把搶過去團成一團,俯身瞪著我問:“這個,誰教你寫的?!”

她在俯身問我之前還左右看了看,好像要確定方圓十米之內(nèi)沒有旁人,這一警惕的態(tài)度讓我感到了事態(tài)的嚴重性,我被她突如其來的驚悚表情嚇了個半死,“哇”的一聲大哭起來,同時立刻指著里屋把責任完全推給了教我的梁朝偉:“是爸爸……”

陳萍不顧我的哭泣,繼續(xù)怒目圓睜地恐嚇我道:“以后再也不許寫了聽見沒有?!再寫我就不要你了!”接著三兩步?jīng)_進屋里抖著那張紙跟我爸吵了一架。

順便說明一下,我那天在紙上扭扭噠噠寫了很多字,其中有一個組合是“毛主席是爸爸,天安門是媽媽,大米是我”

看吧,也不能怪我媽態(tài)度簡單粗暴,對于他們那一代人來說,這幾個字如果再早寫個幾年,又被旁人看到,恐怕足以導演出一部家破人亡的真正的驚悚片了。

陳萍和梁朝偉在屋里為教我認識什么字兒拌嘴的時候,梁小飛放學回來了。他先是倚在門口探聽究竟,等聽明白之后,就沖到我面前嚴肅地把我寫的其他字拿起來也撕了個粉碎。接著我繼續(xù)大哭,梁小飛把書包一扔,若無其事地出去玩兒了。

那天,對我造成的最大損失是,從此我爸再也沒教我寫過任何字。

又再后來,我上學了,憑著對認字的熱情,迅速掌握了讓我勉強能看懂小人書的字數(shù)。

那也是一段不錯的時光,我無意中繼承了梁朝偉的方法,用書本當盾牌,可以整天和家人沒什么交流。

只有一次例外,那時已入冬了。我跟我爸像兩個石像一樣分別坐在爐子的兩邊,他在看一本小說,我在看一本神話故事。

那本神話對我來說生字太多,什么女媧的“媧”,被大禹的“禹”,后羿的“羿”……我很崩潰,只好攢了幾個壯起膽向我爸請教。

我端著書,躡手躡腳地繞過爐子走到梁朝偉身后,很虔誠地叫了他一聲,他一回臉,嚇我一跳——那是一張我從來沒見過的布滿淚水的臉。

我尷尬地僵住,梁朝偉則坦然自若地用手背胡亂抹了抹臉上的眼淚,又清了清喉嚨,然后逐一耐心地把每個生字的讀法和意思都給我大致講了一遍。

前提是梁朝偉平時對我的耐心相當有限,如果不是他的反應如此不一般,我大概不會知道失戀之痛在梁朝偉心里持續(xù)了那么長時間。表面上他早已恢復了常態(tài),該吃吃,該笑笑,該吹牛吹牛。全家人差不多已經(jīng)忘記了他的戀愛和失戀。

沒想到,他偷偷流淚泄露了他內(nèi)心的秘密。那張淚臉超出了我對世界的想象。我偷偷瞄了一眼他正在看的那本書,叫“什么什么格小說選”,幸虧他當時在看的那篇的所有字我都認識:《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

或許是失戀的折磨讓梁朝偉在私下成了一個傷春悲秋沉悶寡言之人。我一個不諳世事的小孩,啥都不懂,以為是那本書本身的魔力,后來我趁他不在家的時候偷偷翻出來看,對那個時候的我來說,內(nèi)容過于晦澀,生字過于頻密,實在沒覺得有什么非哭不可的必要。

我第一次看小人書哭到不行的是《紅樓夢》。第一次看小說哭到不行是《茶花女》。茨威格的那部小說,是一再被拍成電影之后才又把它從我的記憶中挖了出來,我又看了幾遍原文,都沒哭,但,之后的“沒哭”,是“欲哭無淚”。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