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5.擺脫破壞你情緒的誤解(5)

當(dāng)生活欺騙了你 作者:(美)蘭登·蓋奇


令人難以置信的是,有些思想禁錮、自認為飽受生活欺騙的老師和父母會在孩子6歲的時候告訴他們這些被歪曲的“真理”。他們可能沒有意識到,那些“善良、真摯”的教導(dǎo)會給天真無邪的孩子帶來多大的傷害,這些不經(jīng)意間的“欺騙”阻礙孩子們今天的進步。盡管這都不是你我的本意,但事實很可能就是這樣。你也許不相信,有些偏激的電視節(jié)目會促使你在15歲早婚,并在今后的20年中承擔(dān)痛苦,這也很可能就是事實。我們可能更不敢相信,你所讀的一些書和所看的一些電影會讓你感染迷因,造就不健康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所以,為什么不跳出這一切,看看這美好的世界呢?周圍一切純真的事物能釋放你的心靈,一切真正擁有博大胸懷的智者正在為你指引,一切至善至純的信仰正帶給你來自上帝的救贖,這些才是你真正需要和應(yīng)該追求的。

現(xiàn)實的世界不可能是完美的結(jié)合體,一切矛盾的綜合總是存在著不合人意的方面,這些有關(guān)欺騙、禁錮和消極情緒的迷因一定不是主流,但事實上即使是這部分非主流的因素,也的確發(fā)生在千千萬萬人的身上,你很可能就是其中之一。當(dāng)面對這些影響你的人或者環(huán)境,你需要更加堅固信仰、控制情緒、平和心態(tài),最終以正確的思想與信仰改變它。正如暴露于未經(jīng)處理的污水中一樣,它能使你感染細菌、微生物和其他你所看不見的可怖物體。同樣地,長時間暴露在垃圾信息(意為偏激的、無聊的、消極的電視、廣播、電影、書籍、雜志、報紙、網(wǎng)絡(luò)和電子郵件)中,會使你的意識感染到各種各樣的迷因,而這正是你提升自我、凈化自我的阻礙。

迷因和生理病毒一樣,真實而致命。它也像計算機病毒一樣,寄生于其母體(你的大腦),同時它會自我復(fù)制并擴散。它也像其他病毒一樣,一種流行的迷因會侵襲我們對當(dāng)今社會的認識。它使我們感到壓抑,讓我們以受害者自居,懷疑和仇視身邊的人,最終對周圍的一切感到恐懼。

當(dāng)今世界經(jīng)過層層考驗避免我們經(jīng)受生理和計算機病毒的侵害,但是仍有很多人甚至還沒有聽說過意識上的病毒,而意識病毒恰恰可能是最危險的病毒,因為人們往往不會發(fā)覺自己正暴露于它們面前并受到感染。所以我要告訴所有心中充滿愛的人:一切苦難與悲痛都是暫時的,而意識病毒會延長甚至加深我們的痛苦。每個人都希望生活在沒有猜疑、沒有仇恨、沒有偏見的世界里,那就讓你我首先遠離這些意識上的侵害,放下已有的猜疑、仇恨和偏見,面對你與生俱來的真實情感世界,自然真誠地對待身邊的一切。

要做到自然真誠,避免消極和偏激的情緒,我們就要敏銳地認識周圍的環(huán)境,努力避免可能影響我們的迷因。很顯然,罪魁禍首之一就是垃圾信息。所有的垃圾信息和娛樂資訊幾乎來源于一種傾向--偏愛、個人意見或者是個人觀點。

充斥在你身邊的信息和觀點有時也會左右你的情緒。事實上,它們更善于在潛移默化中影響你的思維。你也許正在聆聽或關(guān)注一位政治評論家的言論,而當(dāng)你身邊的人并不贊同他的觀點,甚至評價他是右翼份子或者虛偽的自由崇尚者時,你需要對這一切再進行一次甄別,千萬不能在鋪天蓋地的負面信息中輕易放棄自己的堅持--在我的人際交往圈子里,很多人對拉什·林堡和比爾·歐瑞利有保守的偏見,對霍華德·斯登和艾爾·弗蘭克有自由的偏見,但那都不是我應(yīng)該關(guān)心的事。因為我肯定他們并不是這樣的,他們也不會變成這樣。所以在我眼中,別人不妥當(dāng)?shù)脑u論和意見永遠不會左右我的情緒,我能夠?qū)Υ俗龀雠袛嗖⒓右悦庖?,因為我在充分了解的基礎(chǔ)之上,能夠做到堅定自己的立場和信仰。

所以我們要認清最危險的是什么,它是在你腦中潛意識里運作的病毒--這種病毒的運作,擺脫你原有認知的同時,在你的潛意識中留下深深的烙印。讓我為你舉個例子:假設(shè)一個8歲的孩子和家人正路過一棟豪華公寓,他很激動并對此發(fā)表了評論,而他的母親,因為飽受生活拮據(jù)的困擾,每天滿腹牢騷地悶在家里操持家務(wù),對于富有的生活既渴望又嫉妒,她可能會對孩子說:“住在這種大房子里的人并不快樂?!笔聦嵑芎唵?,孩子很可能從此感染“金錢買不到快樂”的迷因,而他的母親卻對此根本沒有感性認識。這種理念會在孩子的余生中持續(xù)起作用,但他卻不知道迷因程序早已扎根于思維中。

迷因程序都是負面的,它們充斥著偏見、消極情緒、猜測懷疑和恐懼。這些迷因程序使你親手斷送掉成就、健康與快樂,而它們會在你每一次觀看垃圾信息和接受錯誤的負面評價時越發(fā)強大。被槍擊后,我不斷問自己:今天的世界究竟怎么了?年輕人為什么會如此對待自己?為什么會如此殘忍地對待別人?是否整個社會都這樣?我又為什么成為受害者……但當(dāng)我認真分析了原因之后,我好似醍醐灌頂。20世紀80年代過快的發(fā)展、過高的生活節(jié)奏讓一群年輕人喪失了自我,他們更容易受到一些負面信息的影響,而我只是個偶然的迷因受害者,僅此而已。如今我的心中充滿了愛,我很高興我沒有被過往的經(jīng)歷打敗,反之從中感受到了生活的真諦,堅定了信仰。

我是個幸運的人,我愿意把我的一切與你分享,渴望能成為你通往理想彼岸的引路人。我更希望那個曾經(jīng)用槍指著我的年輕人不再彷徨迷失,因為這個世界終究是美好的,可愛的。讓我們摒棄所有消極的情緒和偏見,正視生活給予的無形欺騙,堅定信仰,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