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愛是一種個人行為,兩個人只要兩情相悅就可以享受愛情的美麗,完全不用受其他因素的制約,而結婚是一種社會行為,除了要符合法律規(guī)定外,還要爭得兩個家庭的同意,此外還有房子、孩子等問題需要考慮。
所以,我們經常能看到有的人戀愛的對象走馬觀花地換了一個又一個,卻從來沒有修成正果的。用他們的話說就是,有些人適合談戀愛,但未必適合結婚。
現(xiàn)在社會很開放,男男女女隨便就能邂逅一段愛情。網(wǎng)絡、聚會、酒吧,甚至地鐵上都能通過搭訕認識一兩個心儀的異性。他們的戀愛像快餐,可以因為孤獨而約會、上床,甚至同居,而結婚未必在兩個人的考慮范圍之內。
這與他們父母那一代的婚姻大不相同,在父母那一代,如果只戀愛不結婚,會被看成有傷風化、作風有問題。所以,那個年代的人對戀愛對象的選擇也非常慎重,前期會做大量的考察工作,所選的人基本和結婚對象要求一致。
現(xiàn)在婚前同居的現(xiàn)象很普遍,他們享受著夫妻之間才能有的快樂,會為了柴米油鹽、家長里短吵架,卻不肯接受一紙婚約的束縛,他們被稱為“無照婚姻”族。這些人不婚的原因各種各樣,但是,如果其中的一個人想結婚,而另一個不想,就會產生矛盾了。
小敏是一個普通的北漂,上大學和工作都遠離家鄉(xiāng)和親人,經歷過各種辛酸和痛苦,這些她都能坦然面對,唯獨對感情的創(chuàng)傷久久不能釋懷。
2009年,小敏和上一任男朋友分手后結識了現(xiàn)在的男友,相處了一段時間,兩個人同居了。對感情,她一直持有的態(tài)度是既然要處就要相互關懷、相互包容,合適就結婚。開始的時候,男友很認同她的觀點,可在他們相處半年之后,小敏每次提到結婚,男友都吱吱嗚嗚的,然后就沒了下文。小敏問急了,男友說,他不想結婚。
小敏越來越缺乏安全感,過春節(jié)回家的時候接受了家里安排的相親,父母對那個男孩的印象挺好,要求他們訂婚,親戚朋友也都勸她選擇這門親事。小敏內心很掙扎,很矛盾,不知道該怎么選擇。男友打來電話的時候,小敏掙扎的心一下子傾斜到了男友那邊,她感覺自己依舊放不下這段感情。節(jié)后,小敏頂著父母的壓力回到了北京,繼續(xù)和男友生活在一起。日子一天天平淡地過著,不提結婚還好,只要提到結婚,兩人就會發(fā)生爭執(zhí)。男友說自己很怕一個人的孤單,但是對婚姻有一種無法形容的恐懼感,沒有辦法接受婚姻,為了不耽誤小敏,兩人只好分開。分開之后他們又感覺非常痛苦,沒幾天男友就會回到小敏身邊,小敏也會原諒男友,反反復復好幾次,每次都是同樣的情節(jié)。
最近一次,小敏和男友因為一件小事吵架,兩人又分開了。小敏心里很矛盾,不知這段感情該繼續(xù)下去還是該放手大家各自尋找自己的幸福。小敏說自己非常向往真正意義上的家庭生活,可以沒有房,沒有車,只要一個能讓自己安定下來的家?,F(xiàn)在選擇放手,小敏沒有勇氣,不敢想象沒有男友的日子會怎樣,選擇繼續(xù)下去,卻不明白秉性不壞、有責任感的男友為什么始終不想結婚,她不知道自己該怎樣才能改變男友的決定。
小敏遇到的事情很典型,現(xiàn)在有很多類似小敏男友那樣的人,他們只談戀愛卻不想結婚,對戀愛乃至婚姻持開放的態(tài)度。所謂開放態(tài)度有:一、只戀愛不結婚;二、只同居不結婚;三、同時不僅和一個人戀愛;四、好就戀著不好就隨時散伙;五、性是男女關系主因,戀愛其次,結婚不考慮;六、性伙伴、一夜情;七、崇尚不婚主義等等。以上七種態(tài)度從社會大環(huán)境看和結婚成本、離婚成本、養(yǎng)育孩子成本持續(xù)增長有關,也和社會競爭加劇、生活壓力大有關,還和生活方式日趨開放有關。
這種所謂開放式戀愛態(tài)度的背后,也隱藏著一些個體心理。男性心理有:一、對女人不想負責任、自私自利;二、過去被女人傷害過,傷口無法愈合,心里留有陰影;三、身邊人皆可夫式的女人太多,對女人不信任;四、大男子主義,不最終找到一個唯命是從、任由“宰割”的不罷休;五、能力低下,不自信,在女人面前抬不起頭來;六、害怕復雜的人際關系、怕麻煩;七、不想當父親;八、天性孤僻,不喜歡、不適應與女人親密接觸;九、父母婚姻不幸福,不相信婚姻;十、自我感覺身體不好、心態(tài)不好。
以上十種情況是我從遇見的案例中總結的。我對小敏說,如果他不想結婚,你又當不了“趙四小姐”,就趕緊散伙。一個想結婚需要安全感的女人遇見一個不想結婚不能給女人安全感的男人,實在風馬牛不相及,早點脫離“苦海”是明智的選擇。
前些時候網(wǎng)上流行兩句話:“不以結婚為目的的戀愛都是耍流氓”;“不和我睡覺的女孩不是好姑娘”。這兩句話,雖然有點極端和搞笑,但是,卻道出了不少男人的心態(tài)。女人,不要被戀愛中的花言巧語,浪漫的瞬間迷惑,要擦亮眼睛,認清自我和他人的本質,和自私的男人談戀愛,終生都不會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