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這個世界會好嗎(3)

心靈桃花源 作者:李明軍


人類歷史是一個逐漸進化的歷史,還是逐漸墮落的歷史,有很多思想家討論過這個問題。斯賓格勒認為歷史就是人類文明退化和衰敗的歷史。在斯賓格勒看來,沒落的意義不是文明不夠強大,恰恰相反,近現(xiàn)代文明的強大是其衰落的證據(jù),科學理性發(fā)揚所帶動的物質文明的膨脹,最終導致文明的沒落?!独献印吩疲骸敖^圣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崩献拥倪@種思想被認為是消極倒退,實際上是對文明的深刻反思。過了一千多年后,法國的思想家盧梭在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時,表達了同樣的看法。盧梭認為是文明的發(fā)展妨礙了平等。他認為自然狀態(tài)的人因為少文明的污染所以純潔和高尚,與人之間也是平等的,文明使人類骯臟墮落了。老子、盧梭和斯賓格勒的歷史觀是否正確姑且不論,他們的似乎顯得偏激的說法實際上從一個方面揭示了人類文明發(fā)展中出現(xiàn)的弊端??萍嫉陌l(fā)達,文明的發(fā)展,并不一定意味著社會的進步,并不能決定人類的幸福。

莊子在《馬蹄》中描述了他理想中的社會狀態(tài):“彼民有常性,織而衣,耕而食,是謂同德。一而不黨,命曰天放。故至德之世,其行填填,其視顛顛。當是時也,山無蹊隧,澤無舟梁;萬物群生,連屬其鄉(xiāng);禽獸成群,草木遂長。是故禽獸可系羈而游,鳥鵲之巢可攀援而窺。夫至德之世,同與禽獸居,族與萬物并。惡乎知君子小人哉!同乎無知,其德不離;同乎無欲,是謂素樸?!睕]有人能夠否認這樣的社會是真正美好的社會,沒有誰不盼望著這樣的社會早一點來臨。

對世界會好的信念,支撐著無數(shù)在痛苦中掙扎的人活下去。1918年11月7日,梁漱溟的父親梁濟正準備出門,遇到梁漱溟,二人談起關于歐戰(zhàn)的一則新聞,“世界會好嗎?”梁濟問道。漱溟回答:“我相信這個世界是一天一天往好里去的?!薄澳芎镁秃冒?!”梁濟說罷就離開了家。三天之后,梁濟投凈業(yè)湖自盡。梁漱溟以他深厚的儒家修養(yǎng)和佛家智慧,預見到世界會好的,但梁漱溟的父親無法等到世界變好。對世界失望而放棄生命的文人有很多,比如王國維,比如老舍。1927年6月2日上午,中國20世紀杰出的學術大師王國維,正值其學術生涯巔峰之際,卻在北京頤和園昆明湖自沉,年僅51歲;1966年8月24日,老舍無法忍受“紅衛(wèi)兵”的折磨,投太平湖自殺。像梁濟、王國維、老舍等文化人,以其對社會人生的深刻理解,以其對苦難的堅忍,最后仍然放棄了對好世界的等待,可見其肉體或心靈所承受的痛苦之沉重。

之所以想起這個問題,也是因為在書店中看到梁漱溟的一本口述自傳《這個世界會好嗎》,在這本書中,被稱為“最后的儒家”的梁漱溟回顧歷史,評價人物,思親念友,思考人生,探討社會,展望未來,以其大智慧者的超脫,關懷世界的進步,他早年的鄉(xiāng)村建設將道家的小國寡民、儒家的大同社會和文學家的桃花源結合在一起,他對更好的世界的探索實踐雖然以失敗結束,但他的無私情懷和實踐精神,是這個世界的永恒榜樣,如果我們能像梁漱溟那樣,將問題變?yōu)樾袆?,這個世界就真的會變好。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