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個人的桃花源(2)

心靈桃花源 作者:李明軍


如今有很多地方爭奪桃花源的原型所有權(quán),湖南桃源縣的逃船洞、江西廬山的康王谷、重慶的大酉洞、京津交界處的盆山、道教的茅山洞天等等。實際上,桃花源雖然一定要與世隔絕。但與世隔絕的地方不一定有桃花源。一般的情況是,在偏遠的荒村,有的是貧窮和落后,但是仍然有等級和爭斗,在原始的地方,往往蠢動著最原始的欲望,有最原始的接近動物性的爭斗。即使有肥沃的土地,即使人有其田,即使有相同的財富,但是內(nèi)心欲望的不同,使等級的形成不可避免。

在陶淵明的時代,到處是荒山叢林,沒有人煙的地方有很多,茂密的森林和高聳的山巒后面被認為隱藏著另外的神秘世界,那里是神仙的居住之所,對大自然的敬畏使很少人敢于去探索。在那個時候,要找一個地方隱居是很容易的事,如果真的有一伙人相約到深山老林中墾荒種地,在那里生息繁衍,形成桃花源那樣的小社會也不是不可能。但是越到后來,這樣的地方越少了。隨著人口的增加,耕地的開發(fā),政治勢力的延伸,可以隱居的原始區(qū)域越來越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既然都是王土,就要交稅,就要供養(yǎng)那些腐朽的官吏,唐代的詩人就已經(jīng)開始感嘆“縱使深山更深處,也應(yīng)無計避征徭”,王維、韓愈、劉禹錫等都以為陶淵明描寫的桃花源只有在另外一個世界才可能存在,應(yīng)該是仙境。

到了現(xiàn)代,要找一塊未被開墾的荒山森林更是非常困難了,殘存的少數(shù)荒山老林,被標榜為生態(tài)氧吧而成為旅游勝地,每到節(jié)假日,成千上萬的人從鋼筋水泥森林涌向這殘留的大自然,最后一片寧靜也徹底失去了。剩下的無人之地,也是人無法生存的地方,如沙漠、雪山、沼澤等,也有人頻頻地前往探險了。所以如今要找到一處像桃花源那樣的地方,已經(jīng)非常困難了,要想找個地方隱居,幾乎不可能了。實際上,沒有荒山森林還是次要的,更主要的是沒有怡然自樂的心境了。在這個商業(yè)社會中,欲望極度膨脹,競爭已經(jīng)由本能變?yōu)樽杂X。有人的地方就有競爭,就有矛盾,人與人之間的和諧生存已經(jīng)非常困難,因為現(xiàn)代人的幸福感要依賴于征服和比拼了,征服自然,征服他人,爭名奪利的目的不是為了自己生活得更好,而是要比別人生活得好。最普通的生活,最原始的生活,卻成了最難以企及的天堂生活。

所以,在這樣的時代,如果要重建一個桃花源,只能是在心里建立一個人的桃花源,就像在鋼筋水泥叢林中澆灌一小塊人工綠地。既然是心靈的桃花源,就可以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即使是在鋼筋水泥澆制的都市中,只要心在,桃花源就在。可以是“結(jié)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也可以是“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在陰歷的五六月份,仰臥在靠近北面的窗下的涼席上,推開窗戶,撲面而來的是塵土,是汽車空調(diào)排出的廢氣和熱浪,但是只要有那個心境,就可以把夾雜著塵土和廢氣的熱風想象成從羲皇時代吹來的山野涼風。

在2006年中國十大愛情故事評選活動中,有一個叫做“情海天梯”的故事,一對相親相愛的夫妻,遠離一切現(xiàn)代文明,在與世隔絕的深山里,與藍天白云相伴,過著刀耕火種的原始生活,就這樣過了半個世紀。這個故事讓我想到了桃花源,這是兩個人的桃花源,如同武陵漁人誤入桃花源,一個探險隊發(fā)現(xiàn)了這個愛情的桃花源,但武陵漁人迷不復得路,“后遂無問津者”,而現(xiàn)代的武陵漁人將這個現(xiàn)代桃花源故事廣為傳播,不斷有人上山觀看,這一對夫妻也得以參與現(xiàn)代傳媒策劃的愛情故事評選。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