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然有學生說,他從來沒看過夕陽?!?/p>
在一次采訪中,我很驚訝地聽到鋼琴家弘中孝先生這么說。弘中先生在范克本邦國際鋼琴大賽獲獎后,便進入美國茱莉亞音樂學院(The Julliard School)深造,學成后應邀在世界各國演奏。目前除了演出活動,他也兼任音樂大學教授,培育了不少鋼琴家新秀。
弘中先生對于學生的“感知能力”、“品味”逐漸降低,深感痛心。
聽到他的感嘆,我想,那個學生并不是真的沒看過夕陽,而是沒人陪他一起仔細欣賞,并告訴他:“你看!夕陽,很漂亮吧?!?/p>
很多事也許大人覺得理所當然,但對孩子卻未必如此。“喂,你瞧!”一定有很多情況需要有人這樣引導,他們才會注意到。
古今中外有許多藝術作品,是從大自然擷取靈感的。夕陽、曙光、藍天、月夜、星空、浮云、枝葉、烈日……大自然就是一個美麗的寶庫。
夕陽的色調、云朵的形狀沒有一天是相同的。一草一木等自然萬物的顏色、形狀,也完全不同。
弘中先生告訴我:“希望演奏家能保持豐富的感情,懂得珍惜和感動;看到夕陽余暉和河水流動,能打從心底覺得‘真美??!’對演奏家來說,將自然的美盡收眼底,在心里制作感覺的抽屜,再將它們好好收藏起來,是構建情感的基礎。”
聽了弘中先生的這番話以后,我到幼兒園接送女兒時,便試著對坐在腳踏車后座的她天南地北地聊。
“今天是陰天,看不見太陽?!?/p>
“櫻花好漂亮。你看,花瓣掉下來了!”
“啊,你看,大哥哥們正在學校里打棒球!”
“有吊車……好帥。”
“蟬在叫。”
“今天好熱,太陽公公閃閃發(fā)亮。今天應該可以去游泳吧。”
“天空變得紅通通的,是夕陽?!?/p>
天變冷了,路上滿是零散的落葉,回家的路上,可以看到夜空明亮的金星。
在這個季節(jié),我會對她說:
“有鮮紅的葉子,黃色的葉子,還有咖啡色的葉子!”
“你看!你看!我找到了第一顆升起的星星!”
“今天的月亮姐姐長得好像香蕉?!?/p>
這些都是尋常小事,沒什么大不了的。不過,在聽到弘中先生一番話之前,每次我到幼兒園接送孩子時,總是想著“今天時間太緊下次得早點起床才行”,“今天晚餐該準備什么好呢”……然后,安靜地騎著腳踏車離開。當然,女兒也沉默地坐在我身后。
我刻意跟女兒這樣聊了三個月之后,她開始主動找我說話:“媽媽,是蟬”,“天空變紅了”,“有吊車”……
而我也因此暫時忘記家事、工作,關注于自然的風景。現(xiàn)在的我,看到天空、樹木的變化,會開始覺得“真美!”現(xiàn)在也漸漸認為,與人交流、互動的時光非常寶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