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只專注于自己的工作,與公司的同事基本不來往的職員增多了。有一家金融公司的部長感嘆“提議大家一起去喝一杯時,跟隨響應的只有女性職員。男性職員剛剛全都回去了”。
像歐美企業(yè)那樣員工之間沒有過多交往,每個人按自己的步調工作的模式乍看之下是合理的,但也一定要注意此時員工的風險也提高了。
本來,正式員工的優(yōu)點之一就是即使一個部門沒有存在的必要,也可以到其他的部門工作的靈活性。然而,在前面提到的模式之中,正式員工與自由職業(yè)者或臨時員工毫無差別,根據經濟的景氣程度,被解雇的風險也可能增加。
原本,公司就是員工和經營者一起工作、生活,發(fā)揮才能獲得雙贏的地方。如果你以出人頭地、成為小富翁或有錢人為目標的話,從現在起就要避免孤立。
那么,到底和誰交往比較好呢?
在實際的職場之中,既有只和上司打交道的人,也有只與同事一起去喝酒、以帶領下屬為榮或成天混在女性職員之中的人。
當然,這主要是因各自性格的原因。然而,從賺錢的角度講,我首先推薦與上司交往。
不管是直屬的上司,還是高層的上司,總之先要態(tài)度和善地等待被邀請。如果一直沒有被邀請的話,就趁午休或在回家的路上,靜靜地跟著上司,和他說一些妹妹訂婚了或者和工作沒關系的這樣輕松的話題。
如果這樣說的話,上司可能會對你產生好感和信賴,這時應該會對你發(fā)出邀請。即使從他那沒有得到任何反應,再試著和別的上司交往就可以了。
正如前文所說,培養(yǎng)“工作是為了上司而做的”的意識是非常重要的。
當今,功利主義成為主流,很多人都認為“工作是為自己而做”,大多數企業(yè)也都推薦采用這樣的思考方法。然而,將它應用于實踐中就會發(fā)現,這實在很難做到。
常常處理人際關系的職員的工作是復雜而微妙的。很多情況下他們不得不為同事或者下屬的錯誤買單。如果認為那不是自己的工作就拒絕的話,很快就會被周圍孤立,評價也會下降。
因此,將“為了上司而工作”這種想法作為第一準則的話,工作會進行得更順利。
當然,如果是對工作很熱心的上司,可能會要你雙休日仍然去加班。
工作之后,他可能會帶你到他喜歡的幾家店去休閑。然而,這個機會也正是你從同事之中搶先成功的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