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八章 健康(13)

懷斯曼生存手冊 作者:(英)約翰·懷斯曼


病人如果停止了呼吸或心跳,立即準備人工呼吸及按壓心臟。如果有可能的話,使用藥品處理傷情,緩解疼痛。休克會持續(xù)很長的時間,所以,除非必要,不要隨便離開。讓患者盡量休息。

第427頁

繃帶包扎 三角形的繃帶

三角繃帶的最短邊不應(yīng)少于1米,而且,三角繃帶應(yīng)具有透氣性??梢杂盟鼇碇谱鞯鯉?,或者折疊為寬寬的繃帶,用以包扎及支持等用途。

卷狀的繃帶和簡易的繃帶

常由紗布制作卷狀的繃帶,但它也使用可以伸展的縐絲料子制作,這樣的繃帶用起來更為方便,很少會松動,也會使壓力更為平均。身體的某些部位不易于包扎,此時可以使用有黏性的紗帶,而對一些對有黏性的紗帶過敏的人,應(yīng)使用繃帶包扎,最后再用黏性的紗帶給予固定。

各式料子,特別是布料,都可以作為簡易的繃帶,但使用時,不可以用力過大,也不可以勒著肌肉。

繃扎用的敷料

消毒了的繃扎常由原棉墊子組成,墊子上覆蓋著紗布,后者附在一個繃帶或黏性帶子上。操作時,不可以觸摸墊子,使用最潔凈的布料作為臨時的繃扎,在裸露的傷口上,不能直接使用原來的棉布,以免附在傷口表面。當繃扎變得潮濕,縮小,或者傷口不住抽搐時,表明傷口已受感染,要更換新的繃扎。

簡單的包扎 包扎應(yīng)當適度,繃帶要足夠牢固不致滑動,但又不要繃得過緊,影響血液循環(huán),或使傷口疼痛。即使使用臨時性的繃帶,在包扎前也要將繃帶滾成一圈,這樣操作時最方便,這有助于使繃帶更平整,包扎更均勻。

包扎時,使繃帶傾斜著轉(zhuǎn)動,轉(zhuǎn)動時,要使繃帶與上一層繃帶有2/3的部位交疊在一起,并且使繃帶的邊緣保持平整,將繃帶的末端塞到最下層,然后用安全別針或黏性紗布固定,或者把末端撕裂,向相反方向纏繞后,在離傷口較遠處打一個平結(jié)。

□ 手的包扎:從腕部開始包扎,繃帶覆蓋手背,繞過手指(露出手指甲),穿過手掌,環(huán)繞手腕,重復(fù)纏繞,直到手全被覆蓋為止,固定繃帶。

□ 腳的包扎:繃帶與足踝平齊,以防止其下滑,方法與手部包扎類似。

□ 前臂和大腿的包扎:在最低點開始,然后向上纏繞,包扎。

第429頁

□ 肘部或膝蓋的包扎:繃帶從關(guān)節(jié)處纏繞,然后上下輪換包扎。

□ 上肢及大腿的包扎:采用“8字形”螺旋向上纏繞,包扎。如果是從肘部或膝蓋開始時,也按此方式,向上纏繞。

切記:

- 繃帶不可以打結(jié),系在一起,如果繃帶不相連,將新的繃帶縛在舊的繃帶之上,然后固定好位置。

- 將最后一個結(jié)打在肘部的未受傷的一側(cè),或者是下肢的未受傷的一側(cè),否則患者會覺得不舒服。

- 用易于打開的平結(jié)或蝴蝶結(jié),而且使結(jié)扣在外面,以方便移動或變換敷料。

- 應(yīng)當按時檢查,繃帶不能過緊,如果四肢有發(fā)青跡象,要當心,這表明血液循環(huán)受阻。

- 繃帶應(yīng)繞過患者身體凹陷部位,如頸部,腕部,襠部及膝蓋。

輕微的損傷 在野外求生的環(huán)境中,甚至極其輕微的小傷,也不要忽視,如果不及時加以處理,可能因小失大。

不要冒險挖除雞眼和硬皮,這將為感染打開了門戶,導(dǎo)致的損害將大于雞眼。

水皰

水皰通常出現(xiàn)在腳上,在手上也時而出現(xiàn),戴好手套,或?qū)⑹职?,就可以降低這一危險,應(yīng)當仔細選用稱手的工具,和合適的鞋子。不合腳的鞋子會磨損皮膚,可以將它們都放到水中浸泡一段時間,再用一些油來擦涂鞋子,使鞋子柔軟而且變得合腳。

另一個腳上起皰的主要原因,就是襪子脫落或者起皺了。在涉水時,會經(jīng)常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這時候要將襪子拉好,或者干脆將襪子與鞋子底部纏繞在一起;最好穿上兩雙襪子,緊貼皮膚的里層為尼龍襪,外層為棉布襪,這樣就不容易滑落。

第430頁

出現(xiàn)水皰的處理方法:首先,將皰的表面清洗干凈,用消過毒的針將水皰從邊緣處刺破,輕輕壓出里面的液體,然后包扎。

眼內(nèi)的異物

眼內(nèi)出現(xiàn)了異物時,首先檢查眼球和下眼瞼,向下拉動眼瞼,查看內(nèi)部(要求病人向上看),然后用潮濕的布(用布角)移走異物。

如果并沒有發(fā)現(xiàn)異物,那么問題出在上眼瞼下部,你或許可以拉動上眼瞼或者是下眼瞼的睫毛的上部,讓它們磨擦,自然除去異物;如果仍不起作用,可以用拇指與食指夾住上眼睫毛,將眼瞼上拉;如果是為他人清除異物,取一根火棒或纖細的枝條放在眼瞼上,它的效果更佳,然后把眼瞼翻上去,要求病人向下看,查看眼球和眼瞼下部,用潮濕的布角,或者清潔的無色的刷子,甚至皮革,移去異物。如果是為自己清除異物,要面對鏡子,不要隨意亂摸。

耳朵疼痛

除非由于感染,耳朵疼痛通常是因為耳膜上集存了耳垢,后者產(chǎn)生的壓力造成的——對于鼓膜來說,這是難以承受的。在耳朵內(nèi)加上數(shù)滴微熱的食用油,灌入耳內(nèi),用原棉來塞住耳孔,食用油的熱量會使疼痛減弱,油也會使耳垢軟化。

牙痛與牙齒的損害

牙齒的損害通常是由于牙齒上出現(xiàn)洞穴,或者是填塞物(牙醫(yī)補牙的材料)的脫落,暴露了神經(jīng)而引起的,如果不是在野外困境中,牙痛并不會難處理。

把牙齒的洞孔塞起來,不讓神經(jīng)外露,疼痛就會減弱。可以用松樹,或其他類似樹木的樹脂作為填塞物,也可以將樹干的疤結(jié)劃破,讓樹膠滲出,用原棉吸取少量樹膠,把牙洞塞住。

如果牙齒是由于意外而受到損傷的,可以將一塊小布墊在牙洞上,通過咬力來施加壓力,阻止斷烈的牙根流血。

保護好自己的牙齒,勤于清洗,可以用軟木或一些植物刷洗牙齒;也可以將降落傘的內(nèi)線抽出,作為潔牙線使用。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