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八章 健康(11)

懷斯曼生存手冊 作者:(英)約翰·懷斯曼


第420頁

骨折的固定 處理骨折時,固定整條斷肢。用繩子支持骨折的手臂。為了增加其穩(wěn)定性,在沒有夾板的情況下,你可以將患肢與另一個肢體固定在一起。在雙臂之間的空隙部位填充襯墊,使患肢保持在合適的位置上。將骨折點的上方和下方,及鄰近的關節(jié),用柔軟結實的材料綁牢固定。所有的繩結應位于骨折部位的同一邊,以便于檢查傷口,你可以用平結或蝴蝶結固定。

定時檢查雙肢的血液循環(huán)是否通暢。

懸吊材料

三角形繃帶是理想的(見“包扎”一章)——布帶、腰帶等在緊急時也可以使用。如圖所示。不能用繃帶直接捆扎傷口,或是讓繩結壓住傷肢。

注意檢查血液循環(huán)的情況。

肘部以下骨折

手部或指的骨折

將懸?guī)Вū緢D示上用的是一件長袖衫)置于手臂和身體之間。從肘部至中指,用加了護墊的夾板固定。將襯衫的一只袖子放在頭下,另一只袖子纏到傷臂的背側面。在肘部下方打結,以防滑動。

手臂抬高,以避免發(fā)生嚴重的腫脹。

第421頁

肘部骨折

肘部如果發(fā)生彎曲:可以用狹長的吊帶來支撐。上臂與胸部的前面要捆扎在一起,從而阻止上臂的運動。固定后,檢查脈搏,確定沒有動脈被壓迫。如果摸不到脈搏跳動,可以稍稍將手臂放直一些,觀察脈搏能否恢復。如果仍無脈搏,則需要緊急的醫(yī)療救助。

斷肘如果出現僵直:別硬要弄彎它。將軟墊置于腋窩,然后把手臂固定于身體上,或是用有墊的夾板放于斷臂的雙側。

上臂骨折

在腋窩上放置軟墊。從肩部到肘部,在上臂的外側進行固定。

腕部骨折后,用窄帶將手臂吊于頸部。

肩胛骨骨折

鎖骨骨折

用吊帶解除受傷部位負重。

用繃帶將上臂部與胸部固定。

注意:按時檢查血液循環(huán)是否通暢。手指或指尖變青及蒼白,這會是危險的警告——說明吊帶與布條可能綁扎的過緊,阻礙了患肢的血液循環(huán)。

第422頁

對于大腿或小腿骨折的傷員,他們需用“8”字型的包扎方法,將雙足與雙腿的踝部都捆扎起來,這樣可以防止斷肢翻轉,或者縮短。

髖部或大腿的骨折

將一塊夾板放于兩個大腿的內側,另一塊更長的夾板放于傷肢的外側,夾板的長度至少要由胯部直至腳踝。用繩結將一根小棍置于患腿的凹陷處,然后綁緊。

如果沒有夾板,可以在兩腿之間夾上襯墊(折疊的毛毯或衣物都很理想),然后將傷肢綁扎,固定于對側的大腿上。 圖

膝部骨折

如果傷腿僵直,可以將夾板置于大腿的后側面。

如果有條件的話,用冰塊冷敷受傷的膝部。

如果傷腿彎曲,不能拉直:可以將雙腿并攏,在大腿及小腿之間加上墊子,用繃帶扎牢加墊的部位。

在得到及時的醫(yī)療援助之前,這只是你的權宜之計。如果不確定能夠得到外援,應盡可能將傷腿綁得直一些。

第423頁

小腿的骨折

從膝蓋的上部開始固定夾板?;蛘咴陔p腿間加上墊子、然后再捆綁。(見“髖部骨折”)

足部或是踝部的骨折

通常不用夾板。抬高足部以減輕腫脹。用枕墊或者折疊的毛毯包裹住踝部及傷足。骨折發(fā)生在踝部以上,可以綁扎兩圈,發(fā)生在足部,可以只綁扎一圈。另外,如果沒有傷口的話,可以不必脫掉鞋子或靴子,以便后者能提供固定作用。傷員的足部不可以負重。

骨盆骨折

骨盆骨折時,表現為腹股溝或下腹部的疼痛。固定時,在兩個大腿之間放置軟墊,然后在膝部及踝部分別綁扎,同時,可以在腿部的彎曲處墊上一個枕墊,患者的整個身體都要固定于平臺上(擔架,門板或桌面等等)??梢苑謩e在肩部、腰部及踝部與平臺綁扎牢靠。

或者,在兩腿之間加上墊子。在足部、踝部、膝蓋和大腿之間,分別用繃帶將患者和平臺綁扎固定,用兩根更長的繃帶綁扎骨盆部。 圖

顱骨骨折

如果從眼鼻處,有血液或淡黃色黏液滲出,常提示有顱骨骨折發(fā)生。處理時,要將傷員放置于恢復位,滲液面朝下。

第424頁

讓黏液流出——無論是阻塞或壓迫,粘液都會壓迫大腦皮層,增加顱壓。

仔細檢查,確保傷員能夠正常呼吸。可以采用完全式的固定包扎方法,盡可能得讓傷員保持舒適。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