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shù)氐拇艠O偏差
如果地圖上沒有標明當?shù)氐拇艠O偏差,你可以把指南針指向北極星,在地圖上標出指針方向與正北方向的偏差角度,就可以確定出磁極的偏差,得到校正值。
當然,你也可以將羅盤上的指針與坐標線對應(yīng),也可以找出偏差,如果它們之間有偏差的話。如果你按照磁極的方向來行走時,必須記住它們之間的偏差,以便隨時修正方向。
對于任何進行有計劃的探險的人,他們都必須學(xué)會如何讀懂地圖,在山區(qū)中,這一點尤為重要。擁有一個配置有刻度、比例和方向標記的指南針,這會使你在辨別方向時變得相對容易些。仔細察看,并讓業(yè)內(nèi)的內(nèi)行人士向你解釋清楚,究竟該如何使用它們。
在求生的境況下,你可能沒有此類復(fù)雜的裝備,要在這樣的條件下確認出方向,如果不能持續(xù)的校正你當時的位置,要學(xué)會使用顯著的固定物作為參考物,隨時檢查一下自己所處的位置。
坡度
圖a、圖b
凹形的斜坡(如圖a)(從坡底你可以看到坡頂)的等高線,會隨著海拔高度的上升,彼此之間更加接近。
凸形的斜坡(如圖b)(從坡底你看不到坡頂)的等高線,會隨著海拔的下降,彼此之間更加接近。
直線距離的測量
要想測量兩點間的筆直的距離,可以直接用有直角邊的測量工具得出,再按照地圖的比例尺大小換算出相應(yīng)的長度,至于彎曲的路線,你可以用柔軟的細繩,沿著相應(yīng)的走向放置,然后將繩子拉直,然后再測量它的實際長度,再換算出相應(yīng)的長度。坡度會造成相應(yīng)兩點間距離的差異,因此也要考慮進去——比如一個傾斜角為45°的斜坡,在地面地形圖上每200米的距離需要另外加上82米(這樣500英尺就變成725英尺)。
自己繪制的地圖
幸存者在求生的情況下,不大可能如此幸運,能夠擁有一張適當?shù)牡貓D,那么,你應(yīng)該自己著手制作一張簡單實用的地圖。有了這張地圖,你就不至于在趕回營地的路途中迷失方向——如果你有老弱病殘者需要你的幫助,這可能就是必需的工作了。
雖然你不大可能測量出確切的等高線的高度,但是,你可以自己設(shè)計相應(yīng)的等高線的系統(tǒng)。
首先,登上最高點,然后再觀察周圍的地形。如果你爬上高大的喬木,也可以擁有更好的視野。在地圖上,注明山嶺的走向,數(shù)一數(shù)你能看到多少山脊。在每兩條山脊之間,可能會有溪流或者小河,不過肯定會有許多“死角”,是你看不到的地域。先用空白的板塊制成一個大致的簡圖,然后通過在其他制高點上的觀察,以及地面上的探索活動,來獲取更多的信息,不斷完善你的地圖。
在你的地圖上,標上一切會令你感興趣的東西:例如河道,露出地面的巖石,孤零零的生長的樹木,奇形怪狀的障礙物等等,它們都可以作為地面上的標識物。在地圖上,你還可以標記出各種不同的可食性植物的分布區(qū)域。你也可以在地圖上點明陷阱、洞穴、食物來源、燃料或其他補給物所在的位置,這要比單靠記憶,或者籠統(tǒng)地描述更能方便于滿足你的,或者是你的同伴的需要。
方向的辨別 利用已知的知識:地球是太陽系中的一顆行星,以及你所了解的夜空中其他星星的位置的知識,它們可以幫助你辨別方向。地球圍繞地軸自轉(zhuǎn)而產(chǎn)生了晝夜的交替,它圍繞太陽公轉(zhuǎn)而產(chǎn)生了四季的變化,因為地球在圍繞太陽公轉(zhuǎn)時傾斜一定的角度,由北向南逐漸靠近太陽,因此,距離太陽的最近點位于南北回歸線上,太陽在6月22日位于北回歸線的正上方( 在北緯23.5°),在12月22日位于南回歸線的正上方( 在南緯23.5°)。位于赤道正上方的時間是3月21日和9月21日。
太陽每天從東方升起,從西方落下——但是,它的方向其實也不是正東方和正西方,而是會有一些季節(jié)性的偏差,太陽位于正午時的最高點時,在北半球,太陽所處位置為正南;而在南半球時,則為正北。可以通過樹影的移動,來確定南北半球的區(qū)分:北半球的樹影沿著順時針方向移動,而在南半球,樹影會沿著逆時針方向移動。樹影既可以用來確定方向,又可以確定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