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物的內臟肝臟
要盡快吃用。先除去中部位的膽囊,體積一般較大,摘除不困難,但要小心,不要弄破了,否則流出的膽汁會污染鮮肉。從肝上也能看出動物是否有病。若肝臟上白色病斑或有色斑紋,就不能食用。若僅一部分發(fā)生病變,可以切除,留下完好的部分烹制。
肝臟中富含各種人體所必需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如果生吃,營養(yǎng)價值絲毫不會喪失,但是最好稍稍加以烹制。
胃部
非常容易消化,是體弱病殘者的理想食物。除去胃部的內容物(也可作“病號飯”),沖洗干凈后,小火緩緩煨燉。胃部的內容物氣味很不好聞,但重傷病人則可能會因為它極易消化而獲救,因為動物已做了大量的破碎消化食物工作。內容物營養(yǎng)價值很高,微微沸煮即可消化。
在有些地區(qū),豬被屠宰之前只喂食蘋果,然后將豬胃一起烹制,微妙的蘋果香味就會浸入肉中。煮熟后取出胃,內容物可制作調味汁。
腎臟
腎臟的營養(yǎng)價值很高,適于煨燉??膳c藥草一起煮。腎外圍的脂肪組織(板油)也很有價值,提煉后可以制作干肉餅。
脾臟
大型動物的脾臟也不小,但營養(yǎng)價值不高;小動物脾臟就更有沒必要用了。最好燒烤。
肺臟:
味道不錯,但營養(yǎng)價值也不高。任何的呼吸系統(tǒng)不適都會在肺臟上有癥狀表現。帶有黑或白色病斑的肺臟則不能食用。健康的肺應是紫紅色、無雜色。它們還可用作魚餌或陷阱的誘餌。
心臟
心肌組織沒有或僅含有少量的脂肪。燒烤或者煨燉,味道不錯。
腸子
長的腸子最好用來作臘腸的腸衣。先將腸內壁外翻,清洗干凈,徹底煮透。將等量的肉和脂肪混合均勻,填充到腸衣內,煮熟。放入沸水之前先在沸水中加一些冷水,使水溫稍微降低———這樣可以防止腸衣脹裂。臘腸營養(yǎng)豐富,熏燒后可以保存相當長的時間。干燥的腸子可制作軟鞭。
雜碎
大型動物的胰腺或胸腺器官。許多人都把這看作美味佳肴,燒烤或煮熟后,極為不錯。
尾巴
剝皮后煮,可制成極好的肉湯。因為其中既有肉,又有膠質。
蹄子
屠宰時剁下蹄子,但不要扔掉,它們可以制成極好的燉菜。。清洗時要仔細除去各種臟物和蹄毛。蹄肉煨燉后可制成營養(yǎng)豐富的肉凍。
頭部
大型動物的頭部肉也很鮮美。面頰肉可制作精美的菜肴。舌頭的營養(yǎng)價值很高,煮熟使之變軟,食用前剝去外皮。
其余的部分,或者小動物的整個頭都可以煮熟食用。
大腦
可以腌制。也是處理獸皮的極好溶液。
骨
所有獵物的骨骼都應該熬湯飲用。骨肉湯中富含骨髓和維生素。也可用來制作各種有用的工具。
處理大獵物:
請遵循以下原則依次進行:
1.沿背脊線把肉剖成兩半,刀口應對準脊骨的中央線。
2.剁下后腿,盡量沿著關節(jié)的接合面下刀。
3.剁下前腿,沿著肩胛骨線切開。
4.沿頸圈剁下頭部。
5.割下肋條骨下松軟的垂肉。
6.將肋骨切開,就可以獲取排骨。
7.里脊肉是位于背面里側的一塊瘦肉,味道十分鮮美,也適合保存。
處理豬類動物
不要剝皮。先開膛,然后放在篝火余燼尚熱的地面上,刮去豬毛。先用熱水燙有助于拔毛,水溫也不要過熱,只要比手所能承受的溫度稍高即可。水溫過高反而會使毛孔收縮,更難于拔毛。豬肉會招引各種寄生物:蜱、虱和蠅等,因此要完全烹煮,確保都被殺死了。
處理小型動物基本步驟可以參照大型動物的處理方法,也都要開膛剖肚。
處理爬行類動物
必須除掉所有的內臟,因為其內臟中可能含有沙門氏菌。在烹制前不必剝皮。將大蟒蛇剁成多段,最好先剝皮,因為蛇皮也很有用。蛇類的處理:應在頭部毒囊后方剁去蛇頭,從頸部撕開,肩胛骨里朝外翻,就可以清楚地看到內臟,在剖膛時不要刺破它們。用棍子挑起來,然后將皮剝到胃部。稍微傾斜一點懸掛,剝皮就會很容易了。
處理鳥類鳥類的處理方法基本類似其他動物———不過通常需要先拔毛,但是不需要剝皮。請按以下順序依次進行:
放血:扯斷鳥類細長的頸部就可直接殺死它們。然后切開喉部,頭朝下懸掛放血。也可以直接切斷舌根下部的主神經和主動脈,鳥兒很快就會死亡,放血也很容易。盡量不要捕食那些食腐性鳥類———它們很可能攜帶大量的蜱、虱和寄生蟲,以及各種容易引發(fā)感染的病原菌。
拔毛:在鳥類尚有余溫時,很容易直接拔毛。先用熱水燙一下,使毛管松軟,但這種方法不適用于海鳥和水鳥———燙毛之后反而會使毛管收縮得更緊。羽毛可用來制作箭羽,也可作絕緣體。從胸部開始拔毛。直接連皮膚剝去也許更省事———但會浪費許多的營養(yǎng)成分。開膛:在鳥類腹部開口,用手將所有的內臟器官掏出來。保留心臟和肝腎。剁去鳥頭和鳥腳。
烹燒:食腐性鳥類必須完全熟透,以免鳥肉中攜帶任何病原菌。幼鳥燒烤時,肉味更香。第22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