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海草和海藻類

懷斯曼生存手冊 作者:(英)約翰·懷斯曼


多數(shù)的海藻都生長在淺海域,附著生長在海底或巖石上,但在深海中也有一些漂浮的藻類。生長大量海藻的海邊,水面常為藍綠色。到了淺海區(qū)就變?yōu)榧t色,更深一點的海域水面表現(xiàn)為棕色。

1.海萵苣:整株為淡綠色,類似栽培的萵苣,生長在大西洋及太平洋海底的巖石上,尤其是在河水的入???。洗干凈后煮熟即可食用。

2.腸藻淡:綠色,腸狀,最長達50厘米,常見的短些。生長在海邊淺水池中的巖石上,或者在鹽水沼澤中。整株均可食用,也可晾干后貯存。早春時的腸藻營養(yǎng)價值最高。

3.巨藻:圓柱形的短莖,藻帶扁平呈波浪形,橄欖綠到棕色,比較長;生長在大西洋和太平洋海濱的多巖石地區(qū)??梢陨裕詈弥笫煸偈秤?。

4.鹿角菜:紫色到橄欖綠色葉,杈狀,分枝多;常分布在大西洋海岸邊到淺海底。洗凈煮熟再食用。藻葉晾干也可貯存,放在陽光下暴曬,直到出現(xiàn)白色鹽跡為止。

5.糖藻:黃棕色藻葉,長而肥厚,緊緊附著在巖石上;生長在大西洋、中國及日本的海域。嫩藻葉可以生吃,煮熟后味道更好。

6.掌狀紅皮藻:扇形藻葉,多裂口,紫紅色,短藻莖;生長在大西洋及地中海地區(qū)。革質(zhì)藻葉,有甜味。晾干后咀嚼,味道如同煙葉。

7.紫菜:不規(guī)則薄的片狀藻葉,紅色、棕色或淡紫色;分布在大西洋和太平洋海域。煮到變軟后搗成糊狀,同谷物混合制作蛋糕,味道相當不錯。

海藻富中維生素和礦物質(zhì)含量很高,是理想的求生食物。這里介紹的幾種都很常見,可以放心食用。

盡管海藻無毒,但有些品種含有機酸,會強烈刺激消化道,有些品種會導致嚴重腹瀉。如果不能十分確定是否可以食用,每次只食用少量。即便是能夠食用的藻類,在開始時每次也盡量少吃,直到腸道完全適應。如果缺少淡水,就不要食用海藻。如果條件允許,可先將它們放在淡水中清洗,這樣可以除去部分的鹽分。

選擇那些生長發(fā)育良好、附著牢靠的藻類,不要撿取被潮水沖上來的“次品”。聞起來有異味或很難聞的都不能食用。用手指碾碎一小塊藻葉,靜置幾分鐘,有刺激性藻酸的藻類會釋放出讓人難受的氣味。所有的海藻在離開海水后如不及時晾干,很快就會腐爛。采集后要盡快食用,或晾干保存。

淡水藻類 8.念珠藻:生長于北美和歐亞大陸的淡水藻類,球形綠色葉,生活在池塘中,常常緊貼著巖石生長。晾干后可用作增稠劑。只有呈亮綠色新鮮的念珠藻才可以食用。所有的藍綠藻都不要食用,它們有毒,常常在靜滯的淡水池中漂浮生長。藍綠藻葉片咀嚼時味道同青草相似,可采用這種方法識別。 第188頁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