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努力就能成功?看看李嘉誠的創(chuàng)業(yè)奇跡

拆掉思維里的墻 作者:古典


在上述條件都滿足以后,關于商業(yè)眼光和技術的比賽

看完國外的,我們再來看一個中國的創(chuàng)業(yè)奇跡:李嘉誠。

傳統(tǒng)的故事是,李嘉誠是白手起家的一代富豪的典范。一個只讀完初中的人,一個茶樓的跑堂者,一個五金廠的普通推銷員,成為了香港的首位富豪。

這個故事是真的,而且李嘉誠的從1940年流落到香港,3年后父親辭世,他決定自己擔當起家庭重任,開始在茶樓跑堂,鐘表廠打工,在五金店和塑料廠做推銷員,5年后升至經理。期間不知道嘗盡多少苦楚,也收獲不少能力。他看好塑料市場的發(fā)展,也意識到這是自己出來創(chuàng)業(yè)的好機會。他自己的積蓄只有7000港幣,于是他向他的舅父莊靜庵(一說為向叔父李奕及堂弟李澍霖借了四萬多元)借了4萬多元,一共湊夠了5萬元,1950年在筲箕灣開始了他的長江塑膠廠,正式步入企業(yè)家行業(yè)。以后的故事你都知道,不用我再說。

但是當時李嘉誠從親戚處借回來的4.3萬元是個什么概念呢?假設當年李嘉誠不是從親戚處借錢,而是自己打工,按照他自己5年攢7000的功力,也需要30年,塑料的時機早就過去了。1950年前后,香港人的平均月工資是250元左右。5萬元是172個月的工資。如果按照北京人的平均工資是3000算,那么這筆錢現(xiàn)在大概就是51.6萬元。

這個可以輕易借出去50多元萬做生意的舅父,到底是誰?

此人是莊靜庵先生,?廣東潮州人,原任香港潮安同鄉(xiāng)會永遠榮譽會長,廣東省政協(xié)港澳委員,廣州潮人海外聯(lián)誼會名譽會長。是當時香港的鐘表行業(yè)的富豪,李嘉誠一開始打工的那家中南鐘表店,就是他的。13年以后,他成為了李嘉誠的岳父。

不可否認,李嘉誠先生的成功,主要來自他的勤奮、刻苦的精神以及智慧,你可以從《李嘉誠傳》里面好好看看他的故事。但是這個故事里面除了傳奇和奇跡,還有一些無法模仿的非個人因素:難得的塑料、地產以及香港起飛的時代大潮,李嘉誠的天賦,還有很重要的一點,一個能在關鍵時刻夠借出50萬元的親戚,和一個鐘表大亨的名譽“無形資產”。創(chuàng)業(yè)不僅僅需要努力打拼和一腔熱血,資本與人脈的積累至關重要。

我想他的故事,你也很難模仿。

名人成名了!他原來是10,現(xiàn)在是100,中間做了不少的功夫,這樣的故事既不好看也不勵志 因為太復雜了,誰能學會?

所以名人故事一般告訴你,他原來是1,現(xiàn)在是1000,中間只做了一件事情。反復的做,就成了。這樣的故事就既好看又勵志了。這樣倒是簡單,但是真能學會嗎?在我看來,這個世界上沒有人可以只是依靠從眾而成功。

最后引用馬云老師的話。

很多時候少聽成功專家講的話。所有的創(chuàng)業(yè)者多花點時間學習別人是怎么失敗的,因為成功的原因有千千萬萬,失敗的原因就一兩個點,所以我的建議就是少聽成功學講座,真正的成功學是有心感受的,有一天你就是成功者,你講任何話都是對的。

馬云

你看,馬云如果講成功學,一定是大師。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