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身體上的缺陷,許多人像《汪洋中的一條船》的作者鄭豐喜一樣,經(jīng)常對自己說“我要站起來”。
能抱持同樣的生命態(tài)度,我們對自己就會有這樣的信心,“靠自己的力量去爭取,未來的命運由我們自己掌握”。
Z
1992年的春天,有個滿腦子發(fā)財夢的年輕小伙子,只身來到大城市里尋找工作,期望能在這個充滿機遇的都市里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
他以為可以很快地找到輕松又高薪的工作,但事實不然,他一再地受挫,不僅連面談的機會都沒有,最后連帶來的盤纏都用完了。
只能露宿街頭的他,在某個寒冷的夜晚,一個人蜷縮在人行道上打盹,落魄而邋遢的模樣一如街角的乞丐。
這時,有個路過的婦人同情地丟給了他一塊錢鈔票,當(dāng)他準(zhǔn)備伸手撿起來時,沒想到身邊一個擦皮鞋的女孩,居然搶先一步撿起了這張鈔票。
男孩一看,氣呼呼地喊道:“這是我的!”
沒想到女孩回到原位,完全不理會他的怒罵。只見男孩生氣地站了起來,與女孩爭執(zhí),女孩一副義正詞嚴的樣子,質(zhì)問說:“你憑什么拿這個錢?那位婦人為什么要給你錢?難道你是……乞丐嗎?”
這時,女孩冷笑了一聲,斜睨著他,又說:“這樣吧,如果你承認自己是乞丐,我就還你這一塊錢?!?/p>
“我是乞丐?我怎么會是乞丐?”男孩認為女孩故意在嘲諷他,為了捍衛(wèi)尊嚴,他只有選擇放棄。
然而,當(dāng)他準(zhǔn)備轉(zhuǎn)身離開時,女孩子卻叫住了他:“我知道你已經(jīng)餓壞了,我和你商量,我借給你這個位置10分鐘,這10分鐘內(nèi)你所賺的錢,全部都歸你,好不好?”
男孩回頭看了看女孩,以為她又想玩什么花招,卻見女孩滿臉誠懇地說:“我是說真的,接受我的建議吧!這個接受和這一塊錢不同,因為,一個是‘施舍’,一個是‘靠自己的力量’?!?/p>
男孩一聽,心頭一震:“我要靠自己的力量掙錢!”
于是,10分鐘時間他賺得了三塊錢,雖然只有三塊錢,但是用它買來的兩塊面包,滋味卻是前所未有的。
狼吞虎咽吃完兩塊面包之后,男孩吞吞吐吐地向女孩提出了一個請求:“能不能……你能不能再幫幫我,幫我買一套擦皮鞋的工具……我也想擦皮鞋?!笨蓯鄣呐⑿α诵?,接著也點了點頭。
第二天,擦皮鞋的女孩身邊又多了一個擦皮鞋的男孩。
幾年之后,人們再見到這對擦鞋匠時,他們不僅成了夫妻,更是一家皮鞋公司的老板和老板娘。
Z
就像故事中的男孩,如果沒有女孩的指點,而接受了人們的“施舍”,他很有可能從此便成為乞丐中的一員。
因為,一旦他接受了施舍,斗志便會開始消減,就像現(xiàn)實生活中的失意人,人們給予他們越多同情和支援,他們便會開始養(yǎng)成依賴的習(xí)慣,依賴人們的幫助與攙扶,甚至只想等待人們的施舍。
“拿魚給他吃,不如給他釣竿”,這才是給予幫助的最好方法,也是我們隨時要提醒自己的信念。
人生終究是自己的,不管是命運還是機會,都要靠自己去創(chuàng)造或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