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大國的國家安全戰(zhàn)略(9)

世界政治:走向新秩序? 作者:(美)查爾斯·W·凱格利


 如果歐盟想在大西洋聯盟中成為一個全球性的角色,它需要一支打擊力量,能夠在有美國或者沒有美國的情況下作戰(zhàn)。歐洲必須回到“戰(zhàn)爭業(yè)”中。自冷戰(zhàn)結束以來,歐洲和美國之間的每一個嚴重分歧都與軍事行動有關。歐洲人完全不再相信戰(zhàn)爭,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們自己的經歷。在經歷了令人難以置信的血腥歷史之后,歐洲已經超越了戰(zhàn)爭,這是一個了不起的成就。在西歐內部,對話、合作和貿易已使同盟之間的沖突成為遙遠的記憶。但是,歐洲人現在把這種誕生自高度不平常的環(huán)境之中的思想,投射到一個非常困難的世界上。他們在援助上出手闊綽,派遣談判隊伍到全世界散播他們更加溫和、更加友善的權力……他們的解決辦法是“除了戰(zhàn)爭什么都行”……歐盟與美國的經濟規(guī)模大體相當[幾乎都是13萬億美元],但歐盟在國防上的開支不到美國的1/5。歐洲很糟糕地把錢花在維持龐大的地面部隊上(其最初的建立是為了與蘇聯的侵略作戰(zhàn)),而不是發(fā)展當前所需的技術、后勤和打擊力量。美國用于研究和開發(fā)的費用為平均每名士兵3萬美元,而歐洲只花費4 000美元。即使在“9·11”之后,也沒有一個歐洲政治家站出來敦促歐盟各國在國防上增加更多的支出。(Zakaria 2002a,35)

歐盟、北約以及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國家的核心集團認為,核武器是合法的,北約首先使用核武器的對外政策對阻止襲擊來說是必要的。德國戰(zhàn)略中的智慧或愚蠢,以及歐盟成為一個新的超級大國的努力(Leonard 2005;Reid 2004),將受到歐盟實現國家安全的不協調的方法所帶來的結果的檢驗。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