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chapter03 來自遠方的明信片(2)

玩物哲學 作者:張信哲


由于當時在臺灣很難買得到國外的卡片,更何況在西螺這樣的鄉(xiāng)下地區(qū),加上外國卡片都設計得很可愛,色彩圖案也非常的活潑鮮艷,所以很討小朋友的歡心。因此,幼稚園的老師干脆就把這些卡片拿來當作賄賂學生的禮物,就很像現(xiàn)在幼稚園拿貼紙來當作給小朋友的鼓勵或獎賞一樣!

有時候老師們也會將這些卡片拿來當作教材,因為卡片上面有很多美美的圖案,有些圖案還是以童話故事為主題,我記得的有《靈犬萊西》、《白雪公主》等等,更多是以圣經(jīng)故事當作卡片的繪圖。因此,上勞作課時,老師就要我們把卡片上的圖案剪下來,然后利用剪下來的畫面或色塊重新拼貼,做成一幅新的美勞作品,我其實覺得這樣的點子還挺有創(chuàng)意的,而且很符合環(huán)保概念。只可惜那些勞作都被老師收回去了,自己并沒有留下來,不過也許當時的勞作日后也成了教具也說不定。

還有,上主日學的時候,老師也會送小朋友卡片當作禮物。一般來講,基督教的主日學有分不同年齡層,像大人做禮拜時,老師就會帶著年幼的小朋友唱唱詩歌、背誦句子、或者玩些跟宗教有關的游戲、或者講講故事,活動的內(nèi)容主要都是以宗教或圣經(jīng)中的教義為主。后來上了小學三、四年級的時候,我便開始收藏明信片,或應該說明信片是我最早的收藏成果。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