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公德的至高境界就是功德(1)

拆掉人生的壁壘:聽季羨林講人生智慧 作者:逸儒


中華民族是偉大的民族,這一點,全世界誰也不敢否認??墒?,到了今天,由于種種原因,一部分人竟然淪落到不知什么是公德,實在是給我們臉上抹黑?,F(xiàn)在許多有識之士高呼提高人民素質(zhì),其中當然也包括道德素質(zhì)。這實在是當務(wù)之急。

——季羨林

季老在《談人生》散文集中用了四節(jié)專門討論“公德”的問題,沒有講什么大道理,很多都是發(fā)生在生活中的小事情。公共場所亂扔垃圾,青年男女肆無忌憚地幽會、隨地吐痰等,對部分國人公德之差,頗有點兒怒其不爭哀其不幸的味道。

公德,在我們的社會是個老話題。埃菲爾鐵塔上中國游客的簽名,長城城磚上密密麻麻的“到此一游”,任何排隊活動中的插隊嗜好,爭搶座位,大聲喧嘩,三句不合便做潑婦狀……有的時候,我們的部分同胞兄弟,真的不怎么可愛。所以也難怪季老彎著老腰在座椅下?lián)炖臅r候,非要痛心疾首地在筆下呼喊一把。

對一個人來說,私德是個人素養(yǎng)的體現(xiàn);對一個國家來說,公德則是民族素養(yǎng)的體現(xiàn)。梁啟超很早就說過:“人人獨善其身謂之私德,人人相善其群謂之公德?!焙髞?,還有熱心觀眾給公德下了一個簡約但不簡單的定義:公德就是人類為適應(yīng)團體生活所必需的那些品德。如文明禮貌、助人為樂、愛護公物、保護環(huán)境、遵紀守法等。

但是,我們做得又怎么樣呢?

2005年,《參考消息》以《臺灣人擔心大陸游客不拘小節(jié)》為標題,轉(zhuǎn)載“臺北中央社”一篇關(guān)于香港迪士尼樂園里大陸游客插隊、蹲踞路邊等不文明行為的報道。這條不足600字的報道,引發(fā)了中國高層領(lǐng)導人的震動。

《今日美國報》2006年也刊登過一篇《中國游客的不雅行為惡名遠揚》的文章,文章寫道:“在出國的時候要避開來自中國大陸的游客。這些人就像在20世紀50年代和60年代給歐洲制造麻煩的‘丑陋的美國人’和70年代揮金如土、到處亂拍照片的日本旅行團一樣。這些人喜歡推推搡搡,不停地抽煙,遇事還不肯讓步。他們可能已經(jīng)習慣這樣了。”

中國旅客留給外國人的印象,的確不容樂觀。伴隨中國人出境游的興盛,越來越多的國家,像法國、德國、日本、泰國、新加坡等國家,開始非?!百N心”地用中文簡體字提醒我們的同胞:“便后請沖水”,“請安靜”,“請不要隨地吐痰”……

如果一個中國人在國外旅行看到這樣的文字,想來是絕對不會引以為傲的。有些民粹主義者總要為此辯駁,頗覺無聊。干了已然是丟臉的事情,之后非但不認錯還矢口狡辯,那就更加丟臉。但我們的公德問題不僅出在這些方面,到埃菲爾鐵塔上簽名,在自由女神像上寫字,跑到華爾街上騎牛,在中國所有名勝古跡上涂鴉,這雖然可恨可悲,但最可悲的仍舊不是這些。

孫中山當年為喚起民眾公德心,引用《禮記·禮運》中的話:“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意思是說,吾國吾民,要把天下看做家國,其榮辱興敗與每個人都息息相關(guān)。故此,人人皆要自強互惠,方能建設(shè)一個具有品格的國家和民族。但是我們做了什么呢?我們有深厚的“紅包”文化和“后門”潛規(guī)則,我們熱愛“桌下交易”,喜歡做“特權(quán)階層”。這些,才是我們最大的公德危機。因為由此衍生出來的是金錢至上主義,是權(quán)錢交易的正?;?,是唯利是圖和貪婪腐敗,而最終是整個社會的道德淪喪、窮富兩極分化。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