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化成了灰都要愛國(2)

拆掉人生的壁壘:聽季羨林講人生智慧 作者:逸儒


所以季老說歌頌祖國是愛國,對祖國表達不滿也是愛國。這就像父母責罰孩子一定是為孩子好一樣,如果連這樣一個淺顯的道理都無法承認,那愛國豈非愛得太過虛偽。詩人艾青寫過一首絕美的詩《我愛這土地》:

假如我是一只鳥,

我也應該用嘶啞的喉嚨歌唱;

這被暴風雨所打擊著的土地,

這永遠洶涌著我們的悲憤的河流,

這無止息地吹刮著的激怒的風,

和那來自林間的無比溫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連羽毛也腐爛在土地里面。

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

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

愛國者,無論環(huán)境如何,不會背叛祖國,但是他有權(quán)利為一個更美好的祖國發(fā)出自己的吶喊?!稌r代周刊》的投票將韓寒選為“全球最具影響力人物”第二位,支持率超過美國總統(tǒng)奧巴馬,其原因并不是因為韓寒是中國社會“壞男孩”的樣板。一個簡單的叛逆青春偶像按照市場規(guī)律不會維持這樣長久并且節(jié)節(jié)攀升的關(guān)注率和支持率。與其像那位哥倫比亞大學教授一樣認為韓寒的批評態(tài)度是某些人的同謀,毋寧說韓寒的批評態(tài)度促進了我們國家社會的健康發(fā)展。在邁克爾·舒德森所寫的《為什么民主需要不可愛的新聞界》中寫道:“人類構(gòu)建的任何制度,如果不能提供對自身的監(jiān)督、批評與修正的話,那么這樣的制度就不值得我們忠誠于它。反之,那些能夠真正提供對自身監(jiān)督、批評與修正的制度則值得我們?nèi)ベ澇膳c擁護?!彪m然這些話聽起來似乎有點兒大逆不道,但他所說的正是一個不只適用于新聞界的樸素道理。所以,批評,對我們的國家表示不滿和提出建議,也是愛國的重要方式,而且是讓我們國家民族更美好的必要方式(當然,如果你把這句話簡單理解為憤青即愛國,那只能說明你的智商有點兒問題)。

最后,用陳獨秀先生的一句話做結(jié)尾——我們愛的是國家為人民謀幸福的國家,不是人民為國家做犧牲的國家。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