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四面楚歌 雙管齊下合圍柏林(3)

強擊柏林 作者:(美)卡爾·巴姆


在稍遠的南面,科涅夫的烏克蘭第1方面軍主力部隊繼續(xù)從尼斯河向西突進。在特羅伊恩布里岑附近,近衛(wèi)機械化第5軍發(fā)現(xiàn)了另外一個集中營,里面關押著大量的盟軍戰(zhàn)俘,仍然由納粹黨衛(wèi)軍看守。緊接著,蘇軍偵察部隊便與敵人展開了激戰(zhàn)。蘇軍指揮官扎爾欽斯基中尉在交火中受了致命傷,但就在臨犧牲前還擊斃了該集中營的德軍指揮官。德軍防御隨即土崩瓦解。在被解救的戰(zhàn)俘中,就有挪威陸軍總司令奧托·魯格少將。近衛(wèi)機械化第5軍奉命從特羅伊恩布里岑向朱特博格以及設在那里的德國空軍基地發(fā)起進攻。在戰(zhàn)斗中,蘇軍坦克推進異常迅猛,直接開進德國空軍的一個閱兵場。當時,德軍剛剛在這里組建了一個空軍師,看到幾乎是從天而降的蘇軍,大批人員和車輛紛紛作鳥獸散。結果,所有的武器和飛機(144架受損飛機、362臺飛機發(fā)動機和3000枚炸彈)悉數(shù)落入近衛(wèi)第9殲擊師的囊中。

科涅夫最大的愿望就是攻入國會大廈,他麾下的雷巴爾科的近衛(wèi)坦克第3集團軍以機械化第9軍為先鋒,從施普倫貝格一路奮戰(zhàn),渡過努特運河,向柏林外環(huán)公路殺去。當晚,他們攻入馬林菲爾德和蘭克維茨的南部郊區(qū),抵達泰爾托運河,因遭到對岸德軍的猛烈炮擊而前進受阻。德軍已經(jīng)摧毀了運河上的橋梁,沿岸工廠結實的鋼筋混凝土墻壁則構成了理想的防御堡壘,幾乎堅不可摧。科涅夫命令雷巴爾科實施大規(guī)模炮火突擊,集中大約3000門火炮、自行火炮和迫擊炮對準一個地段開火,而后強渡運河。

同一天,近衛(wèi)第3集團軍占領了科特布斯,最終包圍了德軍第9集團軍的“法蘭克福―古本”集團的殘余力量。自4月19日在明謝貝格的最后一道防線崩潰以來,巴斯的第9集團軍被嚴重削弱,但他一直竭力保全北翼部隊。這時,其北翼部隊和法蘭克福衛(wèi)戍部隊接到希特勒的命令,要堅決頂住蘇軍對菲爾斯滕瓦爾德的迅猛攻勢,堅守陣地到最后一兵一卒。根據(jù)最高統(tǒng)帥部下達的4月24日之前包圍德國第9集團軍的命令,科涅夫在4月21日就將雷巴爾科的近衛(wèi)坦克第3集團軍的偵察部隊從北部調(diào)往柯尼希斯武斯特豪森,歸入崔可夫的部隊。

此時,蘇軍幾乎完成了對柏林的包圍。但由于包圍圈拉得過大,蘇軍防御力量薄弱,德軍很有可能從兩條路線突圍:向西朝著易北河方向逃竄,向西北渡過施普雷河逃竄。巴斯派出3個步兵師保護這些路線:部署在利岑的第156師、庫爾馬克和黨衛(wèi)軍“尼德蘭”裝甲擲彈兵師的余部。此外,黨衛(wèi)軍第32裝甲擲彈兵師的部分兵力重新進行部署,保護施普雷河和奧得河―施普雷河運河沿線,從菲爾斯滕瓦爾德到穆杰爾塞的道路。

包圍圈內(nèi)的德軍處境相當危急。數(shù)以萬計從東部逃來的德國難民和包圍圈內(nèi)躲避戰(zhàn)爭的居民,與納粹國防軍一起擠在施普雷瓦爾德。食物還算充足,但平民和士兵混雜在一起,使得內(nèi)部交通狀況愈加惡化。燃料和彈藥嚴重短缺。此外,這些德國人還遭到蘇聯(lián)空軍第2、16和18集團軍的24小時不間斷的轟炸和攻擊。

4月21日,被困德軍的炮彈消耗殆盡。海因里希獲悉消息后,立即建議巴斯將最高統(tǒng)帥部的命令扔到一邊,放棄奧德河上的陣地,想方設法突圍。第二天,他給克萊勃斯打電話強調(diào)指出,如果不允許第9集團軍立即撤退,他們在當天結束時就有可能被蘇軍包圍并分割為兩部分。幾小時后,克萊勃斯打來電話,只同意防守法蘭克福的部隊撤離陣地,加入到第9集團軍現(xiàn)在的陣地上來。

法蘭克福的德國守軍用了3天多的時間,直到4月25日,才成功突出重圍。此時,科涅夫派遣的第28集團軍余部已經(jīng)完成對包圍圈的封閉。同時,近衛(wèi)第5和13集團軍在近衛(wèi)坦克第4軍的支援下,封鎖了德軍企圖逃往易北河的道路。4月24日,白俄羅斯第1方面軍的第3集團軍在托伊皮茨與烏克蘭第1方面軍的第28集團軍連接起來。這樣,蘇軍就完成了對德國第9集團軍的包圍。直到此時,巴斯才終于決定采納海因里希的建議,準備于4月28日實施突圍。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