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講故事——莊家的題材炒作(3)

莊家那些事兒 作者:曹明成


四、題材炒作的真相

(一)炮制題材

炮制題材是莊家的信息戰(zhàn)手段之一。由于這一方法效果好,一直為各路莊家所采用,其內容可謂五花八門,可以是市場上熱炒的題材,也可以是重大事項。

莊家炮制題材的手法很多,如通過交易方式給上市公司輸送業(yè)績,進而與上市公司勾結推出高送轉的分配方案;協(xié)助上市公司介入市場認同的熱門領域,如“5·19”行情大批莊股紛紛與網絡結緣,2009年甲型H1N1流感行情炒作,莊股又紛紛開始與“甲型H1N1”沾邊。很多形式的資產重組事實上就是完整炮制題材的過程。

(二)源自炒作與投機

股市炒作的過程實質上就是投機的過程。股票投機是股票市場的必然產物。健全的股票市場,既需要長線的投資者以保持市場的穩(wěn)定,又需要短線的投機者,以活躍股市。因此,投機不可缺少,適度的投機是市場的催化劑,有利于市場的興旺活躍,但投機也會給股票帶來災難性的后果,尤其是投資者的目的都是投機的時候。

大家都見過洗衣服時候的泡沫,真是七彩絢爛,可輕輕一戳破,就什么都沒了,過渡的炒作則將形成泡沫。

1711年,英國的南海公司發(fā)明了這種成人的泡沫游戲,當時英國的經濟正處在全盛時期,私人資本膨脹,儲蓄增加,投資機會不足,大量的閑置資金正在尋求出路。

南海公司發(fā)行股票后,因為其奴隸生意做得非常好,以至于公司的業(yè)績很好,很多人就以為買他們的股票可以掙錢,于是就爭先恐后地購買,而且股票的價格也是瘋長,可是到了1922年,南海公司自己都覺得股票的價格實在是太離譜了,與公司的實際經營狀況絲毫不沾邊,于是老板和員工率先拋售股票。南海公司很快就倒閉了,那些股票自然分文不值,給廣大投資者造成巨大的損失。后來就有人稱這個事件為“南海氣泡”。一個容易起來,也容易破碎的泡沫,再恰當不過了。

雖然有“南海氣泡”的前車之鑒,可對金錢的熱愛,依然擋不住人們重蹈覆轍。

300年后,世界各地的人都還在熱衷于追求這個氣泡,在中國也出現(xiàn)了類似的情況。1993年的“寶延事件”、新世紀初的“網絡風潮”都是這個氣泡的后來者。

在中國,股市制度遠未成熟,也不規(guī)范,因此投機者在中國的股民中占了相當大的部分,他們買股票時不分析股票的凈資產、公司的經營狀況、贏利水平及發(fā)展?jié)摿?,而是僅僅停留在打聽是否有莊家,是否有題材,于是造成了同類股票、同樣贏利水平而股價卻相差懸殊的特殊股情。一些業(yè)績好、潛力大的公司的股票經常被遺忘,而一些贏利只有幾分錢甚至是虧本的企業(yè)的股價卻被炒得天高,股票的價值與價格內在的關系被嚴重地扭曲。這些都是盲目的投機行為惹的禍。

五、題材炒作的應對

對于莊家信息戰(zhàn)中花樣繁多的題材炒作,投資者首先需要分析題材的真假。在題材的分析中,可以分析上市公司的各種公告和報表。但最好的方法是拿題材來與盤面比較,看盤面是否支持該題材的存在。對于真正的炒股高手來說,根本用不著整天打聽什么消息,一切都在盤面上清楚地反映出來了。

某個題材到底能給盤面造成多大的影響,那不決定于題材的情況,而決定于盤面當時的處境。盤面的反應就是供求關系的變化,盤面的狀態(tài)就是指目前供求關系的狀態(tài)。比如說一根火柴能否引起森林大火呢?不一定,那不決定于這根火柴,而決定于森林的狀態(tài)。市場也是這樣,氣氛有高有低,人氣有旺有衰,同樣的題材投入到市場中,反應常常因時而異,這就是市場的微妙之處。只有懂得了題材與市場的這種關系,就等于站到了市場之上,置身事外來分析市場的反應。

反過來,通過市場對題材的反應,也可以看出目前市場所處的狀態(tài)。一個對壞消息毫無反應的市場無疑是個強勢市場,而一個對莊家鼓吹的種種利好題材沒有什么反應的市場是弱勢市場。在牛市中,即使莊家不去鼓吹,投資者也會自己去發(fā)掘。所以題材是借口,市場狀態(tài)才是關鍵。

說白了,題材的真假無關緊要,重要的是市場的反應、題材的號召力、跟風者多不多。即使莊家炒作出了“公雞會下蛋”,只要市場積極反應,跟風者云集,同樣能制造機會。因此,投資者此時可適當地利用題材,在莊家的信息戰(zhàn)中打個漂亮的阻擊戰(zhàn)。

例如在當年的5·19網絡科技股炒作中,筆者當年就身居其中,記憶深刻。在1999年的5月19日,中國股市在歷經1年的大調之后發(fā)生井噴。一場以網絡、科技股為主導的“5·19”行情突然降臨A股市場。1999年后,股市就迎來以網絡為首的高科技風暴。上市公司觸網忙,無論真假,只要名字沾上“數碼”或者“網絡”兩字,股價就會扶搖直上。這種情況一直延續(xù)到2001年。

在這場網絡科技股炒作中,當時不少的題材股都是莊家挖掘的,與當時的熱點“網絡”基本不挨邊,甚至眾多公司紛紛改名為網絡、科技公司,以迎合市場的炒作。但筆者當時就根據市場的反應及跟風程度,大膽地利用莊家的炒作坐了一回轎子。現(xiàn)在想來還頗為得意。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