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章 垃圾債券重生 泡沫開始(2)

金手銬的救贖:一個投資銀行家的海嘯后自白 作者:黃元山


投行變分銷商

豈料D聲聲言憂,其實只是以退為進的策略。他對“書生”說:“既然你對我們這樣有信心,你是否會包銷(underwrite)所有的打包債券?”

隨隨便便、輕描淡寫的一句“包銷”,當中的要求卻非同小可。簡單而言,包銷就是投行必須先買下客戶發(fā)行的所有打包債券,然后才分銷出去。

對客戶來說,“投行包銷”便能確保F記旗下的基金有足夠的集資額,即其基金管理費肯定可以穩(wěn)賺進帳。然而,對投行來說,包銷卻代表需間接承擔存貨(warehousing)的風險。

“書生”深諳個中道理,自然希望存貨的時間愈短愈好,于是他答得非常小心:“我們可以包銷這些債券,但雙方要共同負擔存貨風險。若市場逆轉,賤賣債券的損失,咱們應該平分吧!”

一如“書生”所愿,我們積極進取的策略,使雷曼成功拿下F記保險公司這宗生意。

不過,由于我們要承擔一半的包銷風險(一半由F記承擔),所以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先要尋找策略性投資者。因為墊底的那層債券雖然回報較高,但風險亦較大,加上沒有評級,所以最難賣得出去。

經(jīng)過一輪內(nèi)部討論,我們鎖定了其中十家機構投資者,認為有不錯的機會,便組織了維時數(shù)日的“路演”(roadshow?meetings),主要穿梭于美國中西部,如芝加哥等地,因為那是美國傳統(tǒng)保險公司的集中地。

和我同行的,除了“得州姚明”之外,還有F記投資主管D先生的副手“大肚腩M”,和雷曼的銷售人員(sales)R先生。我們一行四人浩浩蕩蕩前去會見不同的機構投資者。

由于將“垃圾債券”打包的概念,在當時來說仍然新穎,與我們會面的投資者雖然大都很感興趣,并非常有禮貌地聽完我們的sales pitch(銷售推介),但過后通常都會很坦白地告訴我們:他們不會立刻作出投資,至少還要研究一年半載。

最后時刻見曙光

我們這次拜會的機構投資者,是一間比F記保險公司更大型的保險公司。負責接見我們的,是一個看似和善、實質身經(jīng)百戰(zhàn),并非善男信女的中年婦人B太太。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