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博弈論
什么是博弈論?古語有云,世事如棋。生活中每個人如同棋手,每一個行為都如同在一張看不見的棋盤上布局,精明慎重的棋手們相互揣摩、相互牽制,人人爭贏,下出諸多精彩紛呈、變化多端的棋局。博弈論是研究棋手們“出棋”招數中理性化、邏輯化的部分,并將其系統(tǒng)化為一門科學。換句話說,就是研究個體如何在錯綜復雜的相互影響中得出最合理的策略結論。博弈論思想古已有之,我國古代的《孫子兵法》不僅是一部軍事著作,也算是最早的一部博弈論專著。
知彼知己,體現了博弈論的核心思想。任何戰(zhàn)略戰(zhàn)術應用的前提都是對戰(zhàn)場信息的收集,其次才是在“天時、地利、人和”時發(fā)動真正的進攻。那么到底該逆勢而動還是順勢而為呢?“兵者,詭道也”,更多的時候,我們要因時而異、因勢而異,戰(zhàn)術應用講究的就是這種變化性。
(二)股市的零和博弈本質
零和博弈的本質在期貨市場中表現得更為直接。通俗地說,期貨市場就是“你死我活”的殘酷博弈過程。由于期貨本身并不創(chuàng)造價值,所以注定了在期貨博弈的過程中,贏利的一方所賺取的就是失利的一方所虧損的。
股市中這種零和博弈的本質被時間拉長。對散戶進行長期的跟蹤和訪談后,我們發(fā)現,很多人都是抱著一種僥幸的心理,認為即使暫時被套了,也不要緊,最多放在那里不動,做長線投資,大不了做公司的股東。當然,隨著歷史的輪回,牛熊市的轉換,很多股票還是有解套的希望的。但令人惋惜的是,即使經歷牛熊轉換,很多人還是沒有出來。在現今的市場上,大部分股票并不具備真正長期的投資價值,所以,多數投資者經歷的只是一個坐過山車的過程—經歷高點的喜悅之后,又回到了原點,或者更低的原點。這就是悲劇的“中國式投資理財”。
如果我們從資本市場背后最本質的因素—經濟基本面去考慮,會更加清楚、明白為什么在中國的資本市場只能玩這種波段式的中長線,而不適合做長期不動式的投資。雖然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總量已經位居世界第二,但中國還是個非常不發(fā)達的國家,發(fā)展極不平衡,總體上仍處在較低的發(fā)展階段。正是這樣的發(fā)展階段和發(fā)展背景,決定了中國經濟的中觀構成主體—產業(yè)結構,和微觀構成主體—企業(yè),仍處在不斷的發(fā)展變化之中。目前國家出臺的一些產業(yè)發(fā)展政策和投資政策,就是這種發(fā)展階段的體現。前者針對中觀產業(yè)的發(fā)展,后者針對微觀企業(yè)的發(fā)展。其次,中國還存在一群“非理性”投資者,市場的調整往往會助長這種“非理性”情緒。大資金有時候更是利用這種“非理性”,推波助瀾,這就是我們看到市場“大起大落”的原因。
經濟發(fā)展處在較低層次的大背景,決定了股市的零和博弈本質;股市的零和博弈本質,決定了必須采取波段式的操作方式;波段式的操作方式,決定了我們必須要有過硬的技術作為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