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社會是一個共生共存、相互依賴、互為條件的網(wǎng)絡(luò)體系。任何一個人的事業(yè),都離不開他人的協(xié)作、幫助和支持。做人、做事、建功、立業(yè),無不需要營造一個和諧相融、互助友愛的人際環(huán)境。而發(fā)牢騷、說怪話、抱怨不止、議論不休,是對良好人際關(guān)系的極大破壞,這會使你遠離組織、遠離朋友、遠離幫助,最終遠離成功,而且也不利于自己的身心健康。
賽娜是一家大型超市的收銀員,從進超市的第一天起,她就開始喋喋不休地抱怨,什么“站得那么久很累啊,活太臟了”,“真累呀,我簡直討厭死這份工作了”……每一天,賽娜都是在抱怨和不滿的情緒中度過。她認為自己在受煎熬,在像奴隸一樣賣苦力。因此,賽娜每時每刻都注意著同伴和顧客的眼神與行動,稍有空隙,便偷懶?;?,對手中的工作總是應(yīng)付了事。
轉(zhuǎn)眼,幾年過去了,當(dāng)時與賽娜一同進廠的三個收銀員,各自憑著積極的工作態(tài)度,或另謀高就,或被公司送去培訓(xùn)以擔(dān)當(dāng)更重要的職務(wù),唯有她,仍舊在抱怨中做著讓自己討厭的收銀員。
其實,抱怨的最大受害者是自己。在工作中,有很多人雖然受過很好的教育,才華橫溢,但卻長期得不到提升。而他們不愿意自我反省,卻總是懷疑環(huán)境,對工作抱怨不休。抱怨的人很少積極想辦法去解決問題,他們認為主動、獨立地完成工作不是自己的責(zé)任,卻將訴苦和抱怨視為理所當(dāng)然。而與此同時,機遇也隨著抱怨悄悄溜走了。
比爾·蓋茨說過,一個人要想成功,需要具備三個條件:機遇、眼光和行動??墒窃谖覀兊闹車泻芏嗳嗣鎸C會卻無動于衷,那只能說明這些人沒有眼光,更談不上有什么行動了。這些人整天抱怨、指責(zé),口中喊著要機會,但是在機會面前,卻又很茫然,還要說三道四。殊不知,機會常常是悄悄地來,如果你不抓住它,它就會偷偷地溜走。
菲爾德年輕聰明、擁有雄心大志。他不想庸庸碌碌地了此一生,他渴望名聲、財富和權(quán)力,因此他常常抱怨:那個著名的蘋果為什么不是掉在我的頭上?那只藏著“老子珠”的巨貝怎么就產(chǎn)在巴拉旺而不是在我常去游泳的海灣?拿破侖偏能碰上約瑟芬,而英俊高大的我卻總是沒有人垂青?
上帝想成全菲爾德,于是,也照樣給菲爾德掉下一個蘋果,結(jié)果菲爾德把它吃了。上帝決定換一個方法,在菲爾德閑逛時將碩大無朋的卡里南鉆石偷偷地放在菲爾德的腳邊,將菲爾德絆倒,可菲爾德爬起后,怒氣沖天地將它一腳踢下陰溝。最后上帝干脆就讓菲爾德做拿破侖,不過像對待拿破侖一樣,先將菲爾德抓進監(jiān)獄,撤掉將軍官職,趕出軍隊,然后將菲爾德身無分文地拋進塞納河邊。就在上帝催促約瑟芬駕著馬車匆匆趕到河邊時,遠遠地聽到“撲通”一聲,菲爾德投河自盡了。
菲爾德錯過的僅僅是機會嗎?
其實,當(dāng)面臨一個新的機會時,我們不妨先試一試,一旦感覺這樣的機會適合自己發(fā)展,再付出巨大的行動。如果對一個新的機會開始就說“不”,“我不行”,甚至看都不看一眼,那這樣的人一生中都不會有輝煌和成功,因為他選擇的是平庸。
那些在事業(yè)上獲得成功的人,往往不是幸運之神的寵兒,而只是一些工作在平凡崗位的普通人。但不同的是,他們從不抱怨,而是認真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最終通過努力證明了自己的價值。
當(dāng)下的覺醒
不要抱怨自己沒有機會,而應(yīng)該捫心自問,當(dāng)機會來臨的時候,你在干什么?你認真分析過你的工作能給你帶來什么樣的成就嗎?你認真思考過怎樣才能把自己的工作做到最好,成為行業(yè)精英嗎?你是否把對別人職位和薪水的羨慕,轉(zhuǎn)化成努力工作的動力,而不是抱怨呢?
很多時候,“寶貝”就在離你不遠的地方,而改變自己的機會就在日常的工作中。如果你能在工作崗位上兢兢業(yè)業(yè)、不斷進取、全力付出,相信機會降臨在你頭上的時候,一定不會輕易溜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