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心理學家斯騰伯格論愛情(3)

愛情與人格:戀愛心理成長分析 作者:肖三蓉


人格心理學家認為愛情與個人生命成長的發(fā)展相聯(lián)系,重視人格所蘊含的穩(wěn)定、不變的內涵,也就是強調個人生命線的持久、穩(wěn)定的方向。愛情態(tài)度理論的提出者魯賓(Rubin)認為,愛情是對某一特定的他人所持有的一種態(tài)度。這種理論將愛情歸為社會心理學的人際吸引,并能使用一般測量方法研究愛情。他假設愛情是可以被測量的獨立概念,可視為一個人對特定他人的多面性態(tài)度,他從文藝著作、普通常識及人際吸引的文獻資料中,尋找擬定敘述感情的題目,經過項目分析、可信度、有效度考驗而建立愛情量表(lovescale)和喜歡量表(likingscale),他發(fā)現(xiàn)愛情與喜歡有質的差別,而其愛情量表中包含三種成分:一是親和和依賴需求,二是幫助對方的傾向,三是排他性與獨占性。

3.愛情的分類

斯騰伯格根據(jù)激情、親密和承諾三大要素把愛情分為七種不同的類型:

第一種是喜歡式愛情(Liking):只有親密,在一起感覺很舒服,但是覺得缺少激情,也不一定愿意廝守終生。沒有激情和承諾,如友誼。顯然,友誼并不是愛情,喜歡并不等于愛情。不過友誼還是有可能發(fā)展為愛情的,盡管有人因為戀愛不成連友誼都丟了。

第二種是癡迷式愛情(Infatuatedlove):只有激情體驗。認為對方有強烈的吸引力,除此之外,對對方了解不多,也沒有想過將來。只有激情,沒有親密和承諾,如初戀。第一次的戀愛總是充滿了激情,卻少了成熟與穩(wěn)重,是一種受到本能牽引和導向的青澀愛情。

第三種是空洞式愛情(Emptylove):只有承諾。缺乏親密和激情,如純粹的為了結婚的愛情。此類“愛情”看上去豐滿,卻缺少必要的內容,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第四種是浪漫式愛情(Romanticlove):有親密關系和激情體驗,沒有承諾。這種“愛情”崇尚過程,不在乎結果。它將愛情理想化,強調形體美,追求肉體與心靈融合的境界。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