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節(jié):原來如此(2)

古董商 作者:元寶


喬遷是看一些古籍善本的時候發(fā)現(xiàn)野史上有這么一個記載的。所以,他不但能肯定眼前的雙魚慶豐玉佩是假的,而且能說出它就是漢代的文物。

樂山卻沒有這一方面的知識,所以也沒有從細節(jié)上考慮那么多,就匆匆下了結論。要是沒有喬遷突然的指出來其中的錯誤,一旦上了節(jié)目,嘿嘿,再讓人發(fā)現(xiàn)玉佩是假的,那么,他樂山就不用在古董界立足了。所以,現(xiàn)在樂山仔細一想不但不恨喬遷,相反還要感激他。

當年喬東風把自己的研究成果發(fā)表出來,在當時的古董界,立刻引起了不小的轟動。甚至有歐美的雕塑家,特意來到中國向喬東風請教雕刻方面的技巧。大不列顛博物館甚至向喬東風發(fā)出了邀請,請他去不列顛國展示華夏雕刻的獨特魅力。

不過,到了后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喬東風并沒有趕赴不列顛國,只是在有關部門的安排下,跟隨文化團去了幾次香港。就是因為去了香港,后來文革的時候,這一項,那就落實了喬東風階級立場不鮮明、現(xiàn)行反革命這樣的大帽子。

樂山他雖然在國內號稱專家,但是和喬遷這個整天在故宮泡大的人來講,并沒有什么優(yōu)勢。而且,喬遷還有過目不忘的本事,就更是他樂山比不了的了。

就在幾天后,公安局里派人來電視臺來了解情況。原來,那個來電視臺獻寶的人,正是一伙盜墓團伙的成員,而根據(jù)這個盜賊的交代,他們正是從一個漢朝大臣的陵墓里將這個假冒的雙魚慶豐玉佩給盜竊出來的。

而警察問他為什么又將玉佩送到電視臺,盜賊卻給出了一個讓人哭笑不得,卻又辛酸的回答:"我想上電視,上了電視就是名人了,就不用去盜墓,而是風風光光的回家,娶個老婆過日子。我們那里的人,還沒有人在北京上過電視咧。"

聽到這個回答,采訪的記者和一旁的警察沉默了很久。很滑稽可笑的一個理想,小偷也要上電視,你不是找不自在嗎?好嘛,這下你能在北京上電視了,但是卻不能回家娶老婆了,而且上了電視,并不都是名人的。

喬遷認為這一切都是王導演請了樂山這么一個外地的專家這個決定導致的。要是在北京找個專家,那都是和自己爺爺共過事的人,自然對雙魚慶豐玉佩比較了解了。就算不能象喬遷一樣認定雙魚慶豐玉佩是贗品,至少能提出來質疑來,一個有質疑的古董自然就不能上電視了,那就不會出現(xiàn)這個的笑話。

一天,喬遷來到積古軒,找王老爺子聊天。在京城提到王良王學民,那也是了不得的一個人物,是和喬東風同為中國國學五大元勛的人物,很是了不起,喬遷說是來和老爺子聊天,其實就是來學本事的。

在古董界,就是拜了師傅,你也不一定學到真的本事。學了十年八年,只是在門檻轉悠的人不在少數(shù)。

但是,喬遷卻不存在這個顧慮。王老爺子,那是和喬東風是師兄弟,又是換帖的弟兄,王學民向來是把喬遷當做自己的親孫子來看,一身本事那可是傾囊相授,一點不留私。

這一回,喬遷要上電視了,饒是他平時一副玩世不恭的樣子,卻也有一點緊張,所以就來王老爺子這樣學習學習,充充電。喬遷認為真正的本事那才是王道,心靜如水不過是投機而已。

喬遷在鑒定一張圣旨,無意中說了自己要上電視的時候,王老爺子突然陰在臉上:"不要在我面前提那個逆子。"然后拂袖而去。

搞什么名堂啊,自己難道做錯了什么了嗎?不對啊,手里的乾隆諭旨確實是假的嘛,乾隆的真跡,自己看的沒有一萬字,那也有八千了,斷然是沒有搞錯的道理。

喬遷可以肯定,就是拿去做筆跡鑒定,手里的乾隆圣旨都不可能是真的。這樣的問題,對自己來講,那簡直是小兒科嘛,就像是一個高中生來做1+1=2這類簡單的問題一樣容易。

老爺子怎么能說翻臉就翻臉啊,看到坐在那里愣住了的喬遷,王奶奶把事情的真相告訴了喬遷。聽到這一切的來龍去脈,喬遷一直從王家笑到自己家,害的路人以為喬遷是剛剛從哪個醫(yī)院的精神病人,跑出來了呢。而街坊則紛紛議論:

"難道喬家小子發(fā)神經(jīng)了,怎么笑的那么邪啊?讓人毛骨悚然的。"

"你才笑的邪呢,知道什么,鉗子這小子已經(jīng)考進了北京大學的少年班了,連中學都不用上,直接進大學。天才啊,這樣的事情換了誰都會樂。"

喬遷卻不是為了這個樂的,而是他在王奶奶那里知道王導演原來的王老爺子的兒子。嘿嘿,這個樂子可就大了。喬遷可從來沒有聽王老爺子提過自己的兒子,害得喬遷以為這老爺子只有兩個女兒呢。這個王導演,看來是個有故事的人啊。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