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木本是一個外企的高級白領,但是由于金融危機的影響,他被公司裁掉了。一時間,阿木感覺天都要塌了,簡直是惶惶不可終日。朋友來開導他、安慰他,可仍然難以撫平他心中的“創(chuàng)傷”。阿木說:“其實我自己倒無所謂,主要是怕家人接受不了。我原來住別墅,現(xiàn)在要搬到普通公寓,父母一定會感到很失落;本田車要換成QQ,兒子可能會嫌丟臉;妻子以前都是穿名牌服裝的,以后恐怕要去尾貨市場買衣服了。還有,以前的朋友會怎么看我?如果再去參加同學聚會,我怎么去見他們呢?我現(xiàn)在連家都不敢回了,總覺得家人看我的眼光都是怪怪的……”
阿木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他有自己的苦衷,一旦習慣了富貴的生活,突然間被迫放下身段,跨入平民的行列,確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人們常說,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就是這個道理。每個人都承受不了太大的心理落差,就像一個原本受寵的妃子突然被打入冷宮一樣,那種感覺真可以用痛不欲生來形容。
但是,凡事都要講究限度。想得太多了就會感到壓抑,使人的精神受到嚴重的折磨。人生本來就是多磨難的,誰在生活和事業(yè)中不會遇到挫折呢?如果過于悲觀,就會給自己帶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相當于火上澆油,最終使人痛上加痛而得不到解脫。
相反,生活中倒是也不乏那些樂觀大度的人,他們面對困境雖然也會勞心傷神,卻不會讓悲觀的心情持續(xù)太久,仿佛一笑之間就化解了自己和困難之間的矛盾。
大民和妻子在一個小區(qū)門口的菜市場上經(jīng)營著一個賣魚的攤子。他們的海蝦、鮭魚曾經(jīng)是市場上的獨一份。夫妻倆做起生意來風風火火,手腳麻利、誠信待客,從來沒有缺斤短兩的行為。由于生意非常紅火,兩口子每天都是喜笑顏開的,好像總有高興事兒似的。其實,夫妻二人挺辛苦的,天天起早貪黑,風里來雨里去地奔波,進貨路途遙遠,干的活又臟又累,為了供孩子上學,他們總是省吃儉用的??墒乔耙魂囎?,夫妻二人卻突然不見了,再次出現(xiàn)的時候,他們已經(jīng)改賣青菜之類的大路貨了。
很顯然,原來的水產(chǎn)生意遇到了困難,可現(xiàn)在的生意也很不理想,對于大民來說,剛開始賣青菜也是挺不容易的,因為進貨、銷售對于他來說并不像賣魚那樣駕輕就熟,而且利潤微薄,有時還會虧本??墒莾煽谧硬患辈辉?,幾個月摸爬滾打下來,也慢慢找到了竅門。從賣魚蝦到賣家常青菜,他們的業(yè)務可以說是下降了一個層次,中間也經(jīng)過了一段虧本的陣痛,但是每逢和別人說起這一切,兩個人都很坦然,輕描淡寫的一句“現(xiàn)在生意不太好做了”,就給所有的生意起伏定了調:不乏憂傷的小夜曲依舊優(yōu)美動聽。
跟市場上的小商小販相提并論,白領們可能會不屑。實際上,很多所謂的成功人士所缺少的正是大民夫妻那樣的心理素質和生活態(tài)度。兵來將擋,水來土掩,走到哪兒說到哪兒,何必硬要“賣豆腐的掉溝里——人死架子不倒”,苦苦地跟自己較勁兒?古往今來,有多少人敢于成功,卻不敢于失敗,最具悲劇色彩的項羽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項羽是秦末著名的軍事家、中國軍事思想“勇戰(zhàn)”派代表人物,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強悍的武將。當年他是力能扛鼎、氣壓萬夫的一代英雄豪杰,號稱西楚霸王。秦末大澤鄉(xiāng)起義不久,項羽在江東斬郡守后崛起,舉兵反秦。隨即率軍入關中,以五諸侯滅暴秦,威震四海,分裂天下,冊封十八路諸侯,制定各項重大政策,權同皇帝。項羽的出現(xiàn),為中國歷史掀起了一場風云,寫下了一段不朽的神話。但是,就是這樣一位“力拔山兮氣蓋世”的大英雄,由于在楚漢戰(zhàn)爭中為漢高祖劉邦所敗,最后在烏江(今安徽和縣)自刎而死。早就有人說過,當初項羽如果渡過烏江,以他的威望到江東父老中招募鄉(xiāng)勇,再組軍隊,是很有可能再和劉邦抗衡的,甚至有可能改寫歷史,可項羽卻輸不起,因為他當年叱咤風云的時候在戰(zhàn)場上是無往不勝的,如今失敗了一次,就覺得沒有臉面去見江東父老,所以選擇了死。在這里,項羽想得太多了,他想到的只是如何維護自己的尊嚴,如何不被父老鄉(xiāng)親恥笑,如何在天下人面前保住自己的面子,卻不能放下這些沉重的包袱去尋求東山再起之路,以至于在悲壯中被自己“折磨致死”,為歷史留下了一出悲劇。哪一個后世人在想到項羽24歲起兵反秦、27歲分封十八路諸侯、30歲便自刎烏江的時候,不會感到深深地惋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