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一人一世界
香港商業(yè)二臺的節(jié)目主持人灘叔鄒海光有一次說:“我很喜歡去東京看那里的人。但看著他們的樣子,人人都好像穿得很好看,但眼神都很空洞,像活得很沒有方向一樣?!?/p>
這個觀察,我可以理解。由此令我想起韓國電影《漢江怪物》。日本精神科醫(yī)生寺島康文說,看韓國電影《漢江怪物》時,最恐怖的不是那頭怪物,而是女孩的眼睛。那雙就算是看到一頭怪獸,都好像在說“別玩啦”一樣,什么也不信,什么也能看破的眼睛。像是眼睛后面的頭殼被掏空了一般?;蛘邞?yīng)該叫“目空”吧?
東京一位叫本間隆(Homma Takashi)的攝影師,2004年出了一本影集,叫《東京的孩子》。他在書后寫了幾句感言:“我的外甥,今年四歲。他打字比我快,會在網(wǎng)上上傳、下載,會上留言板,會玩MSN?!?/p>
小孩的眼睛,反映他們的世界。在本間先生眼中,有很多東京的孩子,也像那位韓國女孩一樣,有一雙不知所以的“目空”。
我有個朋友是大學(xué)教授,也有一個外甥,今年六歲,九月入讀小一。為見證外甥成長,朋友開了一個博客。他是會問“你經(jīng)常去游泳,游泳是不是你人生一大樂趣之一”的那種小孩子。
當(dāng)大學(xué)教授朋友答“是啊”及后,他竟然會追問:“那么,你可不可以再告訴我,人生還有什么樂趣?”
六歲。記著,那小孩子是六歲。
鏡頭一轉(zhuǎn),《狗咬狗》電影導(dǎo)演鄭保端接受雜志訪問時說,他找來前《少年警訊》主持林嘉華演毒販警員,為逼迫殺手現(xiàn)身,他用鐵棒怒打殺手女人;搬出后又徒手解剖開肚接生,最后三條人命在柬埔寨荒山暴尸野外,感覺又如何?
偌大的戲院大堂,小貓三四只,冷氣特別冷,電話鈴聲此起彼落。有幾個死仔(討厭的小孩),跟著大畫面里環(huán)回立體聲的呻吟、驚叫而大笑,實感越強(qiáng),壓力越大的畫面,死仔們笑得越大聲,那,應(yīng)該叫恥笑。鄭導(dǎo)演說:“香港人越來越麻木,難以被感動?!边€是陳輝虹說得妙。很久很久之前,他們在晨間節(jié)目《無字頭七八九》中翻來覆去地評論“青少年暴力問題”,陳先生說:“其實,電視游戲不暴力,又怎會好玩?人是需要暴力,才會覺得(游戲)好玩的?!薄氨┝Α笔侨祟愄焐牧痈?,你知我知,也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