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性格決定命運(2)

論性:曹仁超創(chuàng)富智慧書 作者:曹仁超


去。

Alltrack是和記旗下300多間子公司之一,此公司的資產負債表并未刊于年報之中。投資者事前根本想不到一間小小的子公司,竟可拖垮整個集團。一粒老鼠屎已可將一煲靚湯完全毀掉。自此之后,我老曹便不再信奉價值投資法,轉而改信趨勢。

第二,我錯在一直以其每年每股派息0.35港元來計算和記的股息率。若我于7港元購入,即股息率5%;3.5港元買進,則股息率達10%,但是我卻忘記公司是可以不派息的。

最重要的一點,是我在和記身上學會nothing is too big to fail(沒有什么因為太大就不會失?。?。如今連房利美(Fannie Mac,美國聯(lián)邦國民抵押貸款協(xié)會)、房地美(Freddie Mac,美國聯(lián)邦住房貸款抵押公司)都可以被托管,還有什么是too big to fail?

獨立思考 相信自己

今日社會信息爆炸,獲得信息的成本十分便宜。投資者只消打開報章、開啟收音機、看電視或上網,已可獲得大量信息。別人的意見和分析方法,雖然可以聽亦可以學,但成功的投資者必須養(yǎng)成獨立思考的習慣。

投資者應該只信自己、不要信別人。在金融市場里,既無先知亦無專家(不論是外國專家還是土產專家),只有輸家和贏家。

一般所謂的“專家”,其實跟你我一樣都是常人。他們只有分析能力,而無預測能力。我老曹無意貶低他人,皆因本人亦出身于證券業(yè),深知自己并無預測能力。我只是想強調,在投資領域里“求人不如求己”的道理。

2007年10月以前,股票分析員個個都有點股成金的本領,證券公司一旦推介什么股份,該類股份便立即升至不清不楚。那時候83%的“專家”都認為股市仍是穩(wěn)定續(xù)牛,說什么上證指數(shù)“8 000點不是夢”,說什么“海外股市疾風驟雨,大陸A股特立獨行”,而不知大限將至;那時候,人人都說2008年8月北京將舉辦奧運會,股市不可能在2008年8月前塌下來,甚至激情高唱《死了都不賣》。

那時候,香港媒體也在吹捧“港股直通車”,認為內地資金將涌進港股,說港股市盈率應與滬深A股看齊(當年A股的市盈率超過60倍)

只不過一年光景,不少分析員已重新執(zhí)位(由甲證券公司轉職至乙證券公司)或患上嚴重失憶癥,忘記自己一年前說過什么。2008年10月,他們輕聲低吟“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股民買了中石油”,又改說滬深A股受“大小非解禁(限售非流通股解禁)”影響,聲稱上市公司增發(fā)股份是制造“股市血案”的罪魁禍首 而不知下一個A股牛市正在醞釀中。

“專家”們只會隨著形勢改變而不斷修正自己的看法,以求在變幻莫測的股市中生存,卻很少會公開承認自己在過去曾錯看市場,更遑論因而改過。閣下若看不清真相,以為他們厲害無比而行差踏錯,便只能怪自己太傻!

真正懂得賺錢之道者,不會輕易教人。故聽從什么專家或分析員意見、閱讀什么發(fā)達秘籍,實在沒有多大意義。坊間教人致富的書籍,例如那些指導散戶如何賺取一億元者,作者本人賺到一億元沒有?那些指導散戶從A股套利、短線掘金者,自己戰(zhàn)勝了股市沒有?能夠賺取億萬元財富的人,寫書興趣必大減;已退休者則另作別論。

我老曹靠筆耕維生,數(shù)十年來俯首甘為孺子牛,默默為讀者籌謀獻策。若不是人在媒體江湖,我干嘛要教你發(fā)達?會寫書教人發(fā)財之道的人,大部分作者自己都未發(fā)達。本人絕無興趣教人發(fā)達,伏案寫稿數(shù)十年,只為完成自己作為《信報》董事的責任而已。同時自己也很快要退休,才不妨將自己的投資心得公諸于世。

你想發(fā)達致富?還是要靠自己。

時刻提防捧殺

炒股票是世界上最難的賺錢方法。不信的話,大可問問一眾投資顧問、證券經紀人、基金經理、股市分析員、經濟學家及每天在電臺、電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