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附 錄 林懷民及云門舞集年表(7)

高處眼亮:林懷民舞蹈歲月告白 作者:林懷民


2008年

云門位于八里排練場六百六十平米的大排練場完全被大火焚毀。

云門赴全省大小醫(yī)院,以最精簡的劇場條件在醫(yī)院大廳演出,讓無法前往劇院的病友也能就近欣賞。

被“影響世界華人盛典”選為“影響世界華人”。

紐約古根漢美術(shù)館舉行“蔡國強回顧展”,邀請云門演出與蔡國強合作的《風(fēng)·影意象》,成為紐約藝壇盛事。

《水月》二度應(yīng)邀于倫敦沙德勒之井劇院演出,巡回英國。

獲法國文化部頒授“騎士文藝特殊貢獻二級勛章”。

《風(fēng)·影》于德國“碧娜·鮑許舞蹈節(jié)”演出。

2009年

獲“歐洲舞動國際舞蹈大獎終身成就獎”。歐洲文化電視臺ARTE拍攝《林懷民專輯》紀錄片,在歐陸播出。

赴東京演出《白》三部曲。

“行草三部曲”首次在臺灣連續(xù)演出,三周連演十五場。

云門舞集2前進“八八”水災(zāi)區(qū)演出,撫慰災(zāi)民。

六度赴倫敦,獲巴比肯中心、“舞蹈之傘舞蹈節(jié)”聯(lián)合邀演,以《風(fēng)·影》為舞蹈節(jié)揭幕。

赴中國大陸巡演,于深圳、蘇州、杭州、上海、北京、西安六城市演出《行草》。

選入《南方人物周刊》“2009中國藝術(shù)家權(quán)力榜”。

2010年

美洲巡演,赴華盛頓肯尼迪中心演出《水月》。后赴加拿大“冬季奧運藝術(shù)節(jié)”演出《水月》,獲當?shù)孛襟w評選為該藝術(shù)節(jié)“十大最令人難忘活動”。

中央大學(xué)鹿林天文臺將新發(fā)現(xiàn)的小行星命名為“云門”,表彰云門在藝術(shù)上的成就。

四度赴“莫斯科契訶夫國際劇場藝術(shù)節(jié)”,演出《花語》。

赴杭州西湖,在柳浪聞鶯舉辦云門在中國大陸的第一次戶外公演,樹立良好的廣場文化典范,《都市快報》評贊“云門公演寫下西湖奇跡”。

第四次赴巴西巡演,在圣保羅演出《花語》。隨后轉(zhuǎn)往墨西哥瓜納華多,為中南美洲最重要的藝術(shù)節(jié)“塞萬提斯國際藝術(shù)節(jié)”演出。

《屋漏痕》在“國家劇院”首演。這是林懷民第八十四個作品,云門第一百六十五出制作。

2011年

赴中國大陸巡演,于北京、廣州、深圳、上海、杭州、武漢演出《流浪者之歌》。這是云門第九次到中國大陸巡演,也是演出城市最多、場次最多、時間最長的一次。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