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出理應得到回報的想法在社會上普遍存在。
以下是我收到的、只字未改的一封學生郵件:
對于您的理論,我有一點問題要問,您在昨天的講座中有提到過,感動是一個主動的過程,它不同于感恩,既然這樣,感動的過程必然存在一個主體和一個客體(或者說是受眾),他們有一個互動的過程。在這個鏈條中,主體感動,客體被感動,然后主體贏得客體,贏得一切。
我的問題是,如果客體本身是一個感商不高的人,他并沒有足夠的感知力感受到主體的真誠和付出,或者客體本身的固有印象就認為主體做的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就像那個男生追女生的例子,女生就是不領情,不去理睬男生——客體不被感動,說得更嚴重一點兒,如果主體周圍的人們都無法感知到他的付出與真誠,都戴著有色眼鏡和假面生活,這樣,您講的那樣一種良性的循環(huán)鏈斷掉了,主體又(能)怎樣能贏得一切,感商這個理論又怎樣成立下去呢?
我當時的回復如下:
標題:你這種想法本身就不真誠!
內容:你這可是在“等回報”哦——這不就是感恩教育的后果:施恩圖報嗎?
如果你感商很高,就會只知真誠、付出而不會有“索取”結果的想法。
再說了,你把環(huán)境絕對化、并且惡化,這種想法本身是否……這個世界還是好人多哦,一個人影響力有限,慢慢的,感商都提高了,或人多起來了,影響力就會越來越大,就是良性循環(huán),正因為你說的情況存在,所以才要我們努力去推廣這做人的最高境界。
現(xiàn)在看看,我的回復太過于簡單了,也不知那同學理解了沒有,至此,我暫未收到人家進一步的探討。
如果讀者朋友對本章節(jié)的內容是從頭看到這兒的,我想此時您也應該能回答他了。這問題的實質在于提問者只著眼于“目標”而忽略“愿景”,其關心的僅僅是客體(包括當事人和周圍其他人等)對自己相關的付出有沒有感知到,并是否因此回報于他。字里行間根本看不出感商TQ所提倡的“讓對方幸?!钡某绺咴妇?,它只是在質問感商理論如何才能保證付出者“自己的收獲”。
只關心自己的付出會不會就此“打了水漂”,付出之后會不會“得到回報”——這不就是在“索取”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