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口口聲聲自己真誠、崇高,并且愿意為此全力付出,他們的行為在這一階段也完全滿足感商TQ的前兩大特征,絕大多數人在一開始時都能做到如此。
就在這樣堅持了很久之后,一旦發(fā)現(或意識到)不能(或仍然沒有)贏得自己期望的結果時,便有人將一開始時的那份偉大拋到了九霄云外。
曾聽企業(yè)界的朋友感嘆過這樣一件事,有個下屬平時看起來勤奮努力、積極上進,一副不計報酬、敬業(yè)奉獻的姿態(tài)。年底,公司決定對他作進一步考評,并已基本決定對他委以重任,所以在依慣例公布的公司年度一般獎勵、提升名單中并沒有提到他,讓人大跌眼鏡的是,他竟然怒氣沖沖找上門來質問:“我這樣忍氣吞聲為你們辛苦了一年,你們?yōu)槭裁炊疾华剟钗??!?/p>
現實中這樣的人不少吧?
也許一開始不會如此明顯地“爆發(fā)”,但你會發(fā)現牢騷漸漸出現了,有人開始不斷“吐露心聲”后悔當初的“真心及付出”了,有人抱怨了,有人去質問對方了,還有人甚至要求對方給予自己同樣付出的“對價”了……
這一切說明了什么?
我說,這還是不真誠!
這些人的付出不是無條件的!
他們的目的就是為了得到自己付出價值的相應(或等值)回報!
在潛意識里,他們把這一切都看成為一種交換!交易!
這質問、抱怨的實質是覺得自己這么久的付出“虧了”,因此,感覺到不平衡了——我為了你付出了那么多,你竟然不回報我?!
他們,在“索取”回報!
可悲啊,許多人之所以達不到感商TQ的最高境界均源于此!
換個角度,我們再來看看“管理”以及“管理者”。
企業(yè)管理理論從“規(guī)范化”到“人性化”幾經輪回。至今,還有很多“大企業(yè)”領導張口閉口“制度化”,不斷強調自己的企業(yè)在管理上是如何的“嚴格”和“規(guī)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