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掃凈心塵,遠離煩躁
南懷瑾先生說:“人的心塵煩惱就好似秋天的落葉,有時看似掃凈,不久又飄下,所以不僅要掃,還要掃之又掃。心干凈了,才會活得瀟灑自在?!?/p>
不要自尋煩惱
假使干草積同須彌,投火于中,如芥子許,必皆燒盡。何以故?火能燒故。于如來所種少善根亦復如是,必能燒盡一切煩惱。
——《華嚴經(jīng)》
【譯文】:假如把干草堆積得像須彌山那么大,投一點點像芥子那么大的火種在里面,一定會將干草燒盡。為什么呢?因為一點點火也能燃燒。眾生對佛所種的一點點善根也是如此,一定能燒盡自己身心的一切煩惱。
南懷瑾先生認為,七情六欲和喜怒哀樂,是人人避免不了的,因而人類必然存在煩惱,“煩惱”是生命中重要的組成部分。
其實,人生旅途中的每個人都曾有過煩惱或正在經(jīng)歷煩惱,而且大多數(shù)煩惱都是自找的,或許本來就沒有煩惱,或者說原本根本就不是煩惱。例如,當了幾年縣長之后就想當市長,結果提了一個資歷比自己差很多的人上去了,你肯定不高興,其實你所處的位置不知有多少人羨慕著。再說市長有市長的煩惱,而且市長的煩惱未必少。還有的人為錢而煩惱,有了一萬想兩萬,有了二萬想五萬……還是煩惱,可惜你除了想過錢多的得意,有沒有想過錢多的煩惱?錢少的人或許沒有有錢人那么神氣,但也沒有有錢人那么多的擔憂,平民小戶沒有大戶人家對盜賊綁架的擔心,恐怕也少有為爭奪家產(chǎn)使兄弟反目,甚至相殘的悲哀。
由于每個人對待煩惱的態(tài)度不同,所以煩惱對人的影響也不同。通常人們所說的樂天派與多愁善感型就是明顯的例子。樂天派的人一般很少自找煩惱,而且善于淡化煩惱,所以活得輕松、瀟灑;而多愁善感的人則喜歡自尋煩惱,一旦有了煩惱,憂愁萬千,牽腸掛肚,離不開,扔不掉,活得有些窩囊。
著名的“揚州八怪”鄭燮,名板橋,以詩、書、畫“三絕”為后人稱道。他寫的詩歌,自然流暢,大都來自真情實感,不矯揉造作。他的書法融隸、楷、行、草為一體,蒼勁有力,自成一家。他的畫富于靈性,栩栩如生。他最擅長畫蘭和竹,所畫竹子,挺拔瀟灑,疏落有致;所畫蘭花,含蓄秀氣,蘭蕊如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