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蔡素芬《燭光盛宴》上桌

燭光盛宴 作者:蔡素芬


十多年前以《鹽田兒女》感動無數(shù)讀者的小說家蔡素芬沈潛10年后,日前推出了最新長篇小說《燭光盛宴》。

蔡素芬在文壇屬“早慧”型,念臺灣淡江大學(xué)中文系時即獲文學(xué)獎,獲獎的短篇小說寫的是大陸探親故事。許多老先生、老太太讀了之后寫信給蔡素芬,與她分享自己的流離往事。蔡素芬把這些故事放在心里10多年,直到步入中年,發(fā)覺自己可以捕捉這些人物內(nèi)在情感了才開始下筆,跨越世代、時空、族群的《燭光盛宴》于是誕生。

蔡素芬作品都有個共同命題:在大時代的變動中,個人的命運(yùn)怎么回應(yīng)?《鹽田兒女》傳神寫下臺灣農(nóng)業(yè)社會轉(zhuǎn)型至工商社會,一對青梅竹馬的生命刻痕?!稜T光盛宴》則描寫一個大陸老太太,顛沛流離來到臺灣,與一個臺灣老太太建立起的數(shù)十年友誼?故事,并巧妙穿插“書寫者”的角色,堆棧出歷史縱深,交織出3個女子的命運(yùn)經(jīng)緯。

書中大部分場景都在臺灣眷村,蔡素芬將生活氛圍描繪得栩栩如生。沒有眷村生活經(jīng)驗(yàn)的她,說這都是做功課加上想象得來,寫作時也沒去思考“眷村文學(xué)”的脈絡(luò),拿到一個好的題材,我只會想,怎么寫才對得起它。而這次,在小說形式上,蔡素芬不再從年輕寫到老,而是雙線平行敘述,如宴席上菜方式一道一道鋪展,細(xì)膩而繁復(fù),這種跳躍的形式,可以把某些過程留白,以文字去索引。

《燭光盛宴》2000年開始動筆,寫作是要跟人的腦力與潛力挑戰(zhàn),需要的是純凈的心靈,并不是有一大段空暇時間,就能寫出來。而這時,已寫出幾部重要作品的蔡素芬也意識到,寫作對她而言是一件很虔敬的事,她笑說:“寫《燭光盛宴》時,我要求自己身心狀況都很良好時才下筆,幾乎可以說是齋戒沐浴了?!?

蔡素芬最喜歡的作家是帕慕克,因?yàn)樗谧髌防镎宫F(xiàn)了對寫作的真誠。29歲出版《鹽田兒女》時,因?yàn)榍楦胸S沛,文字老練,大家都以為作者是個歐巴桑。很多讀者、作家見到蔡素芬曼妙時髦的真面目時,也驚訝怎么一點(diǎn)都不“鄉(xiāng)土”她笑說:“好像第一本寫鄉(xiāng)土,人就永遠(yuǎn)鄉(xiāng)土了”。而今,真正步入中?的蔡素芬打趣說:“變老對寫作的唯一幫助就是人生的體會”。她把寫作當(dāng)作人生選項,唯有書寫,才是生活方式。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