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邯說:“老臣沒別的要求,只要求陛下快快下詔,把驪山囚犯和民工交給老臣,老臣好帶著去迎敵?!?/p>
二世說聲好,任命章邯為御敵將軍,下詔大赦驪山囚犯,免掉民工徭役。然后大開兵庫,讓這些臨時(shí)拼攏來的士兵拿走武器,跟著章邯,上前線殺敵。
章邯確有些能耐,挑選壯士,充任前驅(qū),老弱派作后隊(duì),管理輜重,自己則穩(wěn)居中軍,調(diào)兵遣將。到了前線,又宣示軍規(guī),只能進(jìn),不能退,進(jìn)有重賞,退則斬首。別看這些兵丁皆為臨時(shí)拼湊而成的,不是犯人出身,便是年青壯士,最不怕的就是一個死字。又得了將令,都想著立功請賞,混出個名堂來,自然拼命向前,橫沖直撞,呼啦啦殺入周文陣中。周文自東而西,一路并沒碰到過硬對手,還以為秦人無用,起了輕敵思想。不料章邯兵到,勢如潮涌,一時(shí)招架不住,紛紛潰退。
秦兵占得上風(fēng),軍心大振,越加勇武,一個個斗志昂揚(yáng),殺氣騰騰,將周軍擊得抱頭鼠竄,七零八落,只得放棄函谷關(guān),夾著尾巴逃命去了。
周軍潰敗,章邯收復(fù)函谷關(guān),對于秦廷來說,可是個莫大鼓舞。不少熱血男兒本以為秦亡在即,自嘆生不逢時(shí),很是懊喪,這下也重新振作起來,覺得應(yīng)該挺身而出,為國效忠,建功立業(yè)。連李斯兒子李由也找到父親,要求奔赴前線,英勇殺敵,保家衛(wèi)國。
李斯已非熱血青年,頭腦還算清醒,不像李由這么沖動,很不情愿兒子到前線去送死。秦朝民心喪盡,天下已亂,二世又如此昏庸,伸著個腦袋任趙高搖,朝廷被搞得烏煙瘴氣,恐怕已維持不了幾天。
李由卻有自己的想法,說:“國家之所以弄到這個地步,罪魁禍?zhǔn)拙褪勤w高那狗日的。他把二世逗得團(tuán)團(tuán)轉(zhuǎn),連身為丞相的父親您都難得挨近二世,在他面前說不上話。秦國要想重振雄風(fēng),只有先把趙高干掉,真正由父親來主持朝政。可現(xiàn)在二世正寵著這小子,干掉他根本沒這個可能。我的意思是,趁現(xiàn)在國家危難之際,我出去服役,報(bào)效國家,同時(shí)也可拉出自己的隊(duì)伍來,待條件成熟時(shí),再回兵咸陽,清君側(cè),殺趙高,把朝政交到父親手里,這樣秦國也許還有救。”
這倒也不失為曲線救國的良策。李斯深知兵權(quán)的重要性,自己就是沒掌握軍隊(duì),趙高才不怎么把你放在眼里,為所欲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再說當(dāng)初為趙高所迫,假傳詔令,立胡亥為皇,一直覺得很對不起始皇,也想將功補(bǔ)過,減輕點(diǎn)心頭愧疚。如今兒子有這樣的想法,李斯還能說什么?也就同意他從軍,上前線去。還給章邯打招呼,好好管教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