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兔之禍,鄴城破
甄洛的第一段婚姻說不上是幸福或是不幸,因為自嫁入袁家起,她與丈夫便聚少離多,似乎還沒有來得及投入情感,這緣分便戛然而止。
袁熙是袁紹的次子,排位不上不下,粗通文武,才干中庸。不過,讓甄洛覺得安心的是,袁熙性情平和,面對長兄袁譚與幼弟袁尚的爭權奪勢,他始終掛念這手足之情,持中立,不參與。只不過,許多事不是躲避便能解決的,家事、戰(zhàn)事,事到臨頭,便只有身不由己。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就在袁紹為兒子袁熙與甄洛辦完婚事之后,他與身在徐州的劉備南北呼應,決定與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曹操決個高下。
然而,官渡一戰(zhàn),相持長達一年之久,原本有些無力支撐的曹操出奇制勝前往烏巢火燒了袁紹糧草,以兩萬兵力擊潰了袁紹的十萬大軍,這場以少勝多的著名戰(zhàn)例也就此成為三國青史上的永恒印記,記錄了袁紹的屈辱與曹操的得意。
當袁紹的雄心壯志被官渡之敗重挫,縱然他依舊保有冀州之地,其內心卻變得怯懦不已,因為心高氣傲的人最經受不住的便是挫敗感。待到建安六年,黃河渡口的倉亭一敗,數十萬袁兵惜敗曹手,袁紹終于一氣而病,一病不起。
官渡一役,袁紹的功敗垂成與其優(yōu)柔寡斷的性格弱點有必然的聯系,這種狐疑猶豫不僅體現在戰(zhàn)場上,更早早埋禍于家事中。因為袁紹雖然兵多將廣、人才眾多,但是其部屬們卻在袁家復雜的家事斗爭中無所適從。
自甄洛嫁進袁家之后,便目睹了這紛繁錯雜的家庭關系。
袁紹的夫人劉氏是繼室,長子袁譚和甄洛的丈夫袁熙都是元配夫人所生,續(xù)弦劉氏則是三子袁尚的生母。兒子是自己的好,繼室夫人的私心,讓她千方百計想方設法地為兒子謀求最大的權益。
袁紹鼎盛之時占據了冀、青、幽、并四州,有兵數十萬,但他卻在立嗣問題上釀下了禍端,在劉夫人的慫恿下,他外放長子袁譚為青州刺史,次子袁熙為幽州刺史,外甥高干為并州刺史,獨留幼子袁尚在身邊。他口頭上說此舉是為了考驗諸子侄的才能,其實是為了小兒子而遠放嫡子。
對此,其謀臣沮授做了一個形象的比喻:權位之爭,如同一只兔子奔至街口,許多人都會上前追逐,如果一人捕獲了,那么其他人縱然心有貪念也會悉數而止。如今袁紹的做法,則恰恰是將兔子扔到兒子們面前,這爭相競逐的背后只怕便是分崩離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