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本三郎指出,田中絹代和望月優(yōu)子時常在日本電影中以戰(zhàn)后未亡人的身份出現(xiàn),但前者一向是理想母親的代表形象,無論面對的條件如何匱乏,總予人剛強和出污泥而不染的感覺;而望月優(yōu)子則往往和苦難貧困共生共存,以木下惠介的《日本的悲劇》為代表,到大島渚的《愛與希望之街》(1959),也仍以終日受苦的母親形象示人。
川本三郎觀察到,即使貧苦,田中絹代的角色也絕不會淪為愚蠢癡呆的婦人,而且往往更會有其他男性為她著迷;而望月優(yōu)子飾演的母親則只會終身愁苦,甚至成為男性拳打腳踢的沙袋,而且也一定因為自己的愚昧而淪為被騙的對象。更重要的是,擁有田中絹代這樣的一位母親,在銀幕上通常是可夸許和令人羨慕的美事,反觀望月優(yōu)子飾演的母親,則會成為子女嫌棄和感到失禮的可憐對象。
我重溫《日本的悲劇》時,才猛然發(fā)覺望月優(yōu)子的入木三分。她本為淺草的舞蹈員,后來輾轉成為一名女優(yōu),而《日本的悲劇》正是她第一次出演主角的作品。春子的角色本來屬意田中絹代,但她推卻了,機會才降臨到望月優(yōu)子身上。事實上,望月優(yōu)子當時已35歲,毫無主角經驗,但木下惠介正好看準她出身寒微,一直過著貧困生活的真實體驗,加上有兒子因肺炎病逝的經歷,由是想必對《日本的悲劇》主角春子的心情有深切體會,這才做出起用她的大膽嘗試。
全盛期的木下惠介
《日本的悲劇》乃1953年的作品,當時正值木下惠介的創(chuàng)作高峰期,前一年既有充滿陽光氣息的《天真的卡門》,后一年又有他的傳世代表作《二十四只眼睛》,可謂佳構不斷。事實上,從《日本的悲劇》中也可充分看到導演的自信心,其中大量地將新聞片段和作品有機融合在一起,把春子的個人悲劇與社會動蕩緊密扣連——正好涉及戰(zhàn)后八年日本的黑暗歲月:勞動爭議、三鷹事件、遠東軍事裁判、人間天皇以及被警察鎮(zhèn)壓的學生運動,等等,可謂日本人最迷失和悲苦的艱難歲月。望月優(yōu)子的低下階層屬性,正好恰如其分地把其中波動流離的無根特質予以展現(xiàn),加上她壯碩的身軀恰好可以反映出生命力的頑強(間接地對照出心靈上的脆弱),因此更適合演繹此類戰(zhàn)后未亡人形象。
與此同時,木下惠介在《日本的悲劇》中也大膽讓時空跳接穿插,顯示出他對節(jié)奏及情節(jié)推移上的胸有成竹。尤其在營構春子與一對子女——歌子和清一——的關系上,更充分通過今昔的對照,披露出一重不對位的錯置來制造懸疑氣氛——現(xiàn)在子女對母親的冷漠正好與過去三人的相依為命構成反諷的對照。而且導演在批判新一代日本人自私自利漠視親情之時,亦展示出下一代認為母親唯利是圖的誤解,從而造成不可挽回的家庭悲劇。在現(xiàn)實與過去的跳接中,隨著場面的不對弦局面益發(fā)清晰,而鏡頭下三人沖突也正同步日漸升級,最終才釀成春子跳軌自殺的一場“日本的悲劇”,導演所建構的諷喻系統(tǒng)也終告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