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封信提到了兩個著名文人,我們先來介紹一下。
一為何紹基,字子貞,湖南道州人。此人比曾氏早進翰林院兩年,又年長十二歲,此時在翰林院做編修。何紹基以書法稱名于近代,然在當(dāng)時名氣似乎還不是太大。曾氏在信中斷言,何紹基的字“必傳千古無疑”,看來這是說對了。中國古代字寫得好的人甚多,然傳名者寥寥,這是因為純粹以字名世的很少,“書法”要靠其他的東西來襯托,如地位、詩文、繪畫等?;虻匚桓呋蛟娢暮?,或繪畫精,原本只有五六分的書法可以進價為七八分、八九分;反之,原本有十分身價的書法,卻因人微位卑而不受重視。故自古以來,像懷素那樣的窮苦和尚以書法本身出名的少,而如王右軍、蘇東坡等仗顯赫地位、精彩詩文而成名的書家多。
然何紹基有幸成為名書家,除開他的字確實是好、地位不低、著述較豐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即與曾氏的揄揚分不開。此時的曾氏地位雖不高,但后來卻名震天下,他所極力稱頌的人,不愁無名。據(jù)說湘軍中有一位名叫郭松林的高級將領(lǐng),有附庸風(fēng)雅的愛好,他五十大壽時請何紹基為他撰一副壽聯(lián)。郭松林字子美,何紹基以此送他十個字:古今三子美,前后兩汾陽。上聯(lián)扣“子美”。唐詩人杜甫字子美,宋詩人蘇舜欽字子美,與他合為三子美。下聯(lián)扣“郭”,將他與汾陽王郭子儀相比。如此一來,郭松林便成為一位集杜甫、蘇舜欽之文才與郭子儀之武功于一身的人了。郭松林歡喜無盡,立刻賞何紹基一千兩銀子。
這種出格逾等的頌詞,或許是出于玩笑,也或許是存心討好,且不去管它。但一個字值一百兩白銀,從市場角度來看,也的確說明了何紹基字在當(dāng)時的價值。
第二人即信中所說的湯海秋。湯海秋名鵬,湖南益陽人,也是曾氏的翰苑前輩。曾有人將他與魏源、龔自珍、張際亮并稱為道光四子。他的傳世之作為論文集《浮邱子》(岳麓書社曾于一九八七年重新標(biāo)點刊行)。湯鵬二十歲中進士,的確是聰明過人,功名早達。但終其一生官位不過御史,壽命也只四十四歲,算不得一個有福氣的人。對湯鵬及其著述,當(dāng)時許多人曾予以極高的評價,稱其人“意氣蹈厲”,其文“震爍奇特”。但曾氏對這位同鄉(xiāng)的看法則異于時人。
信中談湯“誕言太多,十句之中僅一二句可信”。他送給湯的挽聯(lián)也與眾不同:著書成二十萬言,才未盡也;得謗遍九州四海,名亦隨之。
湯鵬的“誕言”和《浮邱子》的奇特,可以給我們這樣的啟示:古今不少頗有名氣的憂時詩文,或許都出自于好“奇思怪想”者之手,這些作品可以成為文學(xué)上的佳作、學(xué)術(shù)上的杰構(gòu),但卻難以將它們真的用之于經(jīng)世濟民。對于這中間許多自嘆懷才不遇的作者,也不宜灑過多的同情之淚,因為他們很有可能就不是真正的守土牧民之才。
曾氏是一個崇尚腳踏實地的人,與湯鵬不屬同類,故而不太喜歡這位有才華的同鄉(xiāng)前輩。這封信的后半截,曾氏在敘述同鄉(xiāng)京官的近況時,又表露了他務(wù)實的一貫作風(fēng)。他不喜歡“好買書,東翻西閱”的黃子壽,卻喜歡何、吳兩家兒子的“沉潛”,并預(yù)言,二人雖天分不高,但將來的成就“必更切實”。他希望諸弟向何、吳兩世兄看齊。
不知讀者注意到?jīng)]有,曾氏在講到門房換人的時候,提到兩個門房的名字:一人名陳升,另一人名周升??磥?,陳、周為其人的本姓,“升”則是曾氏給他們所起的名字。可以推斷,若再換一個姓李的來,必叫“李升”。這里面透露的是主人渴望升官的消息。曾氏的兩個兒子的乳名,一為甲三,一為科一。他的兩個外甥的乳名,一為鼎二,一為盛四。四個孩子乳名的前一字連綴起來恰為“甲科鼎盛”四字,這里也透露出曾氏希望后輩做官入仕的心情。聯(lián)系到曾氏后來家書中說的“不求兒子做大官,只求做讀書明理的君子”的話,不由得使人產(chǎn)生多種懷疑:是虛偽、表里不一?是早期渴望做官,后來在宦海中浮沉太久,深知其中艱辛,故晚年不要兒子做官?是又想做官,又不想做官,兩種心情矛盾地并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