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應(yīng)該做的事】
1.作為父母,要充分關(guān)愛自己的孩子。每個孩子都具有巨大的發(fā)展?jié)撃?,而父母的天職是為其?chuàng)造適宜的條件,引導(dǎo)他形成積極的自我概念。父母要讓孩子相信自己是一個有用的人、聰明的人,他才能勇敢地迎接人生的挑戰(zhàn)。
2.挫折,是讓孩子成長動因之一。父母要適時適當?shù)刈尯⒆邮茳c挫折。所謂 適時適當 ,就是不要提前為孩子掃清障礙,當遇到困難挫折時,也不要有意繞著走,必要的時候,我們不妨有意設(shè)置一些障礙,以磨練孩子的意志品質(zhì)。
3.對孩子目前暫不能克服的困難,父母可以提出幾種解決問題的辦法,讓孩子與父母共同解決困難,以增強孩子的信心。
育子必讀 勇敢的故事
老板招聘雇員,有3人應(yīng)聘。
老板對第一個應(yīng)聘者說,樓道有個玻璃窗,你用拳頭把它擊碎。應(yīng)聘者執(zhí)行了,幸虧那不是一塊真玻璃,不然他的手就會嚴重受傷。
老板又對第二個應(yīng)聘者說,這里有一桶臟水,你把它潑到清潔工身上去,她此刻正在樓道拐角處那個小屋里休息。你不要說話,推開門潑到她身上就是了。這位應(yīng)聘者提著臟水出去,找到那間小屋,推開門,果見一位女清潔工坐在那里。他也不說話,把臟水潑在她頭上,回頭就走,向老板交差。老板此時告訴他,坐在那里的不過是個蠟像。
老板最后對第三個應(yīng)聘者說,大廳里坐個胖子,你去狠狠地揍他兩拳。這位應(yīng)聘者說,對不起,我沒有理由去揍他;即便有理由,我也不能揍他。我因此可能不會被您錄用,但我也不執(zhí)行您這樣的命令。
此時,老板宣布,第三位應(yīng)聘者被聘用,理由是他是一個勇敢的人,也是一個理性的人。他有勇氣不執(zhí)行老板的荒唐的命令,當然也更有勇氣不執(zhí)行其他人的荒唐的命令了。
孩子,我要對你說
1.勇氣是不限人的,任憑你是誰,只要你能勇于面對自己,坦然面對天地,不懼、不恐、不驚,能夠勇于獻出一切,乃至于自己的性命,你便是一個有勇氣的人,而你的精神,就是勇氣!
2.真正的勇氣在極端的膽怯和魯莽之間。
3.每個人都會有恐懼,但只有極少數(shù)的人去挑戰(zhàn)恐懼,并且戰(zhàn)勝它。他們身上擁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勇敢!
習慣25:承擔起自己的義務(wù)
關(guān)鍵詞責任
責任心是一種習慣性行為,也是一種很重要的素質(zhì),是做一個優(yōu)秀的人必備的。梁啟超說: 凡屬我受過他好處的人,我對于他便有了責任。凡屬我應(yīng)該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夠做到的,我對于這件事便有了責任,凡屬于我自己打主意要做的一件事,便是現(xiàn)在的自己和將來的自己立了一種契約,便是自己對于自己加一層責任。 責任感對于一個人來說是極為重要的。因此,父母更要重視培養(yǎng)孩子的責任感。
如今的家長不太重視培養(yǎng)孩子的責任心,當孩子遇到一些事情的時候,家長總想替孩子完成,希望能為孩子留出更多的時間去學習。但是,責任心是孩子做人、成人的基礎(chǔ),因為有責任心的人,首先要有一定的道德水準,否則他也不可能對事情負責任,就不可能認真去做事。因此,要培養(yǎng)孩子的責任感,必須讓他們養(yǎng)成對自己的行為負責的習慣。
為過錯埋單
我們每個人都會犯錯誤。但是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 ,犯錯誤本身是正常的,尤其是在創(chuàng)新的道路上。在成長的道路上,有些錯誤是可以包容原諒的,但有一條原則我們應(yīng)該堅持:必須為所犯的錯誤承擔責任!
俗話說: 吃一塹,長一智。 世界上的人 吃 的 塹 多了,有的長智了,有的卻沒有長智。這是為什么呢?是因為沒有讓當事者為自己的錯誤承擔責任。
有位11歲的美國男孩在踢足球時,不小心踢碎了鄰居的玻璃。鄰居向他索賠12.5美元。當時,12.5美元可以買125只生蛋的母雞。
闖了大禍的男孩向父親認錯后,父親讓他對自己的過失負責。兒子為難地說: 我沒錢賠人家。 父親說: 這12.5美元借給你,一年后還我。 為了償還父親的債務(wù),從此,這位美國男孩開始了艱苦的打工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