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中,一少婦悄然立于窗前,將兩姐弟的對話悉數(shù)聽于耳內(nèi)。少婦年約三十歲,面容姣好,嫵媚中帶有一股英氣,她輕嘆一聲,轉(zhuǎn)身向后堂走去。
后堂之中,一名中年男子正在灶下燒火。男子國字臉,一字眉,身形頎長,但自左肩之下空無一物,一條左臂竟是已斷了。
“益哥,小康又去那流光塔胡作非為了?!鄙賸D道。
中年男子不動聲色,沉默片刻,道:“由他,諒他也沒什么本事,弄不出什么道行。倒是洛兒,越來越沉靜了,也越來越讓我看不透,擔著份心,她夜夜去山下那瞎婆婆處,以為你我不知,也不知是去做什么,是福還是禍?!?/p>
少婦道:“自那瞎婆婆搬來山下,你不是幾次悄悄出手試過她嗎?每次都覺得那婆婆并不諳武藝,只是一尋常婆婆而已。想是洛兒見她年老體弱,親人又不在身邊,可憐于她,夜夜去照看她而已。你也知,洛兒天性純良,心地再好不過的了。”
“但愿如此,盼只盼洛兒平凡度過此生,不要生什么事端才好。千萬不要像她……”
少婦道:“你一心想她平凡度日,但陸先生善于相術,他就說過洛兒非常人之相,只怕這一生不會平凡了?!?/p>
中年男子蹙眉道:“只怕如此。但不管怎樣,只要她今生不回到那處所在,就是她有福了?!?/p>
少婦聞言,沉默不語,室內(nèi)只聞柴火燃燒的“畢剝”之聲。
半晌,少婦道:“益哥,咱們還是南遷吧,眼瞅這邊關的戰(zhàn)事越來越急了,這靖南山只怕是不會太平?!?/p>
中年男子李益斷然拒絕道:“不行,找不到那人我終不甘心,你難道要我有負所托嗎?”
少婦急道:“那萬一燕兵過來,兵兇勢危,你我有武藝在身,尚可自保,洛兒已得你幾分真?zhèn)鳎矐獰o礙,但小康怎么辦,他才七歲啊?!?/p>
李益柔聲道:“芯妹,你道我只疼洛兒就不愛惜康兒嗎?生死自有天命,何況小康天庭飽滿,是有福之相,只是一生要多些坎坷方能成才,讓他歷練一下未嘗不可。”
少婦嘆道:“那就聽天由命吧。”忽又恨恨地道,“這小猢猻,眼看天快黑了,要吃晚飯了,不在家好好待著,去那破塔處做什么?!?/p>
夜幕降臨,靖南山靜得讓令人心慌。
盡管惦記著尚未歸家的幼弟及雪兒,少女李清洛還是悄悄地出了家門往山下走去。她知幼弟素來淘氣,已有夜不歸家的劣跡,此時定是帶著雪兒在哪里玩耍,天明自會返回家中,爹娘也并不甚擔心。自康兒隨爹習武以來,靖南山上體形稍小一點的鳥獸都對他避之不及,自也不需有他被野獸襲擊的擔心。
李清洛潛出家門,沿著羊腸山道往山腳疾奔而去,崎嶇山路在她行來如履平地,她身法輕盈,竟是極高深的輕功。想到自己的武藝又有了進步,她的嘴角不由露出一絲得意的笑容。
這兩年來真是辛苦義母了。
李清洛的義母正是小康口中所提的“瞎婆婆”。
清洛的爹娘李益及林宛芯是十六年前搬來靖南山定居的,李益身懷武藝,清洛自幼也隨父親習練武藝,但由于李益的武功乃外家武藝,不太適合女子體質(zhì),故清洛學到一定階段后便再無進展,其母林宛芯也并不強求,只要她能有一些武藝傍身便可,甚至只愿女兒做一尋常農(nóng)家女子,畢竟江湖險惡,世道蒼涼,還是平凡一些為好。
只是清洛天分極高,自幼心中便對山外的世界無限憧憬,后又師從文武雙全的陸先生學習文韜武略,天文地理,更讓她心中充滿了高飛的渴望。只因爹娘死守靖南山,幼弟也尚未成人,便始終只能把這份夢想埋藏于心中。
夜色里,清洛一邊在山間疾行,一邊憶起兩年前初遇義母的情景。
兩年前,那是建成六年的秋天,秋色也如今日般明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