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因材施教”我們都再熟悉不過了,早在2000年前,大教育家孔子為我們留下了這方面的教育實例。
有一次,學生子路和冉有同時問孔子:“聽到道理后是否馬上去實行?”孔子回答子路說:“你有父兄在前,怎么可以聽到就去做呢?”而對冉有則說:“聽到后應該就去做?!睂W生公西華不明白,為什么同樣的問題孔子卻給出不同的答案,就問孔子??鬃咏忉屨f:“冉有太謹慎,所以要進而加以鼓勵;子路急躁好勝,所以要退而制止?!?/p>
宋代程頤、朱熹因此說:“孔子教人,各因其材?!币虿氖┙桃辉~正是由此而來。
所謂“因材施教”,就是在教育的過程中,根據教育對象的年齡特征和性格差異,從其實際出發(fā),有的放矢地進行教學和教育。
有些學校把不同學生分到“重點班”和“普通班”,其實這根本不是因材施教。真正的因材施教必須從學生的個性出發(fā),個性主要的就是指性格。
《學記》指出:學生常犯四種毛病,或貪多務得,或孤陋寡聞,或淺嘗輒止,或畏難而退,其原因在于“心之莫同”。這個“心之莫同”其實就是性格不同,教者要“知其心”,才可“長善而救其失”。所以,媽媽要對孩子“因材施教”,首先就要了解孩子的性格。
所謂“性格”是個性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種表現在人的態(tài)度和行為方面較穩(wěn)定的心理特征,如優(yōu)柔寡斷、剛強、懦弱等。
媽媽在判別孩子的性格時一定要注意:性格是人在社會生活實踐中逐漸形成的,一經形成便比較穩(wěn)定,那些一時性的、偶然性的表現不能被認定為就是一個人的性格特征。比如,有的孩子平時都很開朗大方,只有某次出人意料地哭了,給媽媽留下深刻印象,便由此斷定孩子的性格其實是軟弱、憂郁的,這樣的判斷就是不準確的。只有那些經常性、本質性的表現才能被認定為一個人的真實性格特征。
而且媽媽還要知道:性格也不是一成不變的,性格和氣質一樣,具有一定的可塑性。本來性格外向的孩子如果被長期壓制,性格也會變得內向、陰郁;而本來內向的孩子如果感受到了更多的溫暖和關愛,有了更多的安全感,也會比原來活潑一些。
以電視劇《家有兒女》中的夏雪和劉星為例,我們可以看看性格不同的孩子應該如何教育。
夏雪 追求完美型的孩子
我們在電視中看到的夏雪在學校是個優(yōu)秀的學生,在家是個懂事的女兒,但夏雪總是對自己要求過于嚴格,一次考試沒有取得滿分就會責備自己太粗心,太不應該;一次比賽得了第二名,就會埋怨自己為什么差了一點兒而沒有得第一;不僅是在學習方面,在其他方面夏雪也總是要求自己一定要做到最好。
針對夏雪的這個毛病,她的媽媽總是開導她要想開點兒,這次沒得滿分,下次爭??;而她的爸爸則告訴她追求完美是好的,但對人對事要多一份平常心,對別人要寬容,對自己也不必強求,要看淡成敗。也許是爸爸媽媽的教育方式結合得好,夏雪總是能很快把郁悶化解,并在生活和學習上做得更好。
這就是對追求完美、喜歡自責的孩子的教育方法 給予更多的鼓勵和安慰,而不是施加更大的壓力。試想,假設生活中的某個孩子也追求完美,但卻沒有夏雪表現得那么優(yōu)秀,如果家長在其失敗后不安慰他,反而埋怨他不認真、沒記性等,那孩子的心態(tài)怎么能輕松,又怎么能去改正錯誤、迎接以后的生活和學習呢?
劉星 集過分活潑型和問題型于一身的孩子
劉星是個非常有趣的孩子,活潑、開朗、聰明、善良、熱情、淘氣、愛闖禍、愛惹事、學習不好,可以說他是這部電視劇里最受歡迎和喜愛的角色,因為很多大人、家長都能從他的身上找到自己當年的影子,而很多孩子更是能看到劉星所面臨的難題正是自己當前窘迫的處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