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條 問題教學原則

做一流的教學能手 作者:林華民


教師要努力追求課堂教學的簡潔化、問題化、趣味化,這是構建高效課堂的捷徑。

林華民在世界教育史上,最早提出啟發(fā)性教學的是我國的孔子??鬃釉f:“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為政》)可理解為,只有把學習和思考結合起來,才能學以致用。德國哲學家康德說過,“感性無知性則盲,知性無感性則空。”與孔子的這一提法可以說是如出一轍??鬃舆€說:“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論語·述而》)可理解為,學生如果不經過思考并有所體會,想說卻說不出來時,就不去開導他;如果不是經過冥思苦想而又想不通時,就不去啟發(fā)他。這是孔子論述啟發(fā)式教學的重要名言,對后世的影響深遠。

問題教學原則正是基于啟發(fā)式教學原則提出來的,是對啟發(fā)式教學原則的具體化,使其更具可操作性,能較好地將啟發(fā)式教學的精髓落到實處。問題教學原則是指教學的過程,應圍繞問題的發(fā)現、提出、分析、解決過程來進行,從而達到啟發(fā)學生積極思維,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與創(chuàng)造性,從而使學生在融會貫通地掌握知識的同時,充分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能力與創(chuàng)造性人格。

貫徹問題教學原則有以下幾個途徑:

一是教材內容的問題化。

教師能夠將教材所涉及的知識點化為一個個清晰的問題,并依據問題的重要程度進行排序,按照“主攻重點問題,兼顧一般問題”的策略,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逐一解決。

二是教學語言的問題化。

古人云,“學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所發(fā)出的語言充滿啟發(fā)性與問題性。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設計與課堂教學中,要善于設疑、激疑、導疑,讓學生在充滿疑問的思維狀態(tài)下、在教師巧妙的啟發(fā)下進行積極主動的思考。

三是課堂板書的問題化。

教師的課堂板書主要采用“填空式”與“提問式”。讓學生在觀看板書時,獲得再次思考與反復思考的機會。那種只用“口頭提問”的教學方法是不可取的,應盡量將問題書面化,讓學生的思考方向更精確、學習任務更明確。

四是閱讀過程的問題化。

學生閱讀習慣與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是教師課堂教學的重要任務,是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的關鍵。良好的閱讀習慣是將所閱讀的內容問題化。即,學生應當提筆閱讀,并學會用問題的形式在閱讀材料中提出書面問題,或是用問題的形式對所閱讀的內容進行歸納總結。

五是增強學生問題意識。

愛因斯坦有句婦孺皆知的名言:“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因為解決一個問題也許僅僅是一個數學或實驗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問題,卻需要創(chuàng)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標志著科學的真正進步。”可見,教師要致力于增強學生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意識。對于善于提問的學生進行引導與鼓勵,讓更多的學生有較強的問題意識。

實施問題教學原則,要注意做到以下幾個“不能”:不能用個別學生的思維替代全體學生,不能用教師的提問替代學生的提問,不能在多數學生尚未進行獨立思考的狀態(tài)下就給出答案,不能輕易用標準答案去扼殺不同意見,不能提出超過大多數學生能力的問題,不能提出過多過于復雜的問題。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