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祥說要向我引見一個人,領(lǐng)著我們往湖對面綠樹掩映的秀麗樓閣走去。玉帶似的拱橋從湖面最窄處穿過,走近了就能發(fā)現(xiàn),這里的房舍建筑錯落高低,毫無京城大宅的死板陰沉之氣,布局如同江南園林,站在每一個地方看去,都是一幅絕妙的畫面,但它又不像時下江南園林那樣過于追求繁華,傷于纖巧,因為擁有了足夠多的天地來擺放,它便兼具了北方的高天闊地和南方的別致幽雅。
一路看,一路贊嘆,可憐胤祥根本沒有閑心欣賞,邊走邊跟我詳細解釋這里的關(guān)防。原來京郊西北現(xiàn)在都是“皇十七弟”允禮旗下親兵直接駐防的,再往西北去不遠就是大營,圓明園內(nèi)的侍衛(wèi)一時沒有足夠人手,更無法從宮內(nèi)抽調(diào),現(xiàn)在是由胤祥分出自己手下可靠的親兵充當(dāng),園外就是由封了果郡王的允禮親自負責(zé)派兵設(shè)崗巡防。
“有必要嗎?這里面現(xiàn)在就住我一個人而已,加上身邊服侍的人也不過十來個,倒要這么多人來守?”
“你說的,要是可以選,誰還會想住宮里?何況還多了個你,皇上自然也要來的。再說,有些人在宮里都是來去自如,難道這里也讓他當(dāng)自家園子不成?”
“……你說九貝勒?皇上不是下旨讓他去西寧了嗎?”
“哼……老十走的時候不也鬧了一陣嗎?秋后的蛤蟆叫不久,你別擔(dān)心,他在京城待不了多久了。”
阿依朵這段時間對他們兄弟間和我的過去有關(guān)的恩怨特別好奇,聽到這個,立刻興致勃勃地走到我們之間,正要向胤祥發(fā)問,我們已走進一處以花草籬笆為墻的庭院,樓臺之間草地上兩人正在打斗,幾個侍衛(wèi)在一旁觀看,阿依朵一見那熟悉的大個子,立刻用藏語喝道:“多吉!”
多吉反應(yīng)不慢,聽見聲音立刻回頭,一看見我們,丟了架勢就“嗬嗬”地跑來,正跟他纏斗的青年不肯放,從后面要追,阿依朵卻指著他哈哈大笑起來。
多吉激動起來語無倫次,但聽不清也能知道他要表達什么,自從帶著他一路顛簸,我還真惦記這個可愛的小巨人,見到他好好的穿著一身特制超大侍衛(wèi)服,像以前一樣跑到面前,震得地面直抖,還真是親切,欣慰地拉著他那一個指頭就有我手腕粗的大手輕拍。
“三嬸,我還真沒見過您端端正正像個福晉的樣子,沒錯兒,大家都知道多吉是您的手下敗將,我是還沒打贏過他,可您也不用笑成這樣子吧?”
那青年才二十歲的樣子,由著侍衛(wèi)們理理衣裳撣撣身上的灰,笑著向我們走來,看樣子和阿依朵也很熟。
“凌兒,這就是……”胤祥說。
“不必介紹了,老遠就瞧見腰上的黃帶子,這身手氣度,必定就是果郡王了?!蔽倚Φ?,福了一福,“給果郡王見禮了?!?/p>
“呵呵,不敢不敢,允禮也不知從多少哥哥們那里有幸聽聞過這大名了——還不能輕易提起,那是要先焚香祝拜、香湯漱口,才能恭恭敬敬叫上一聲的,不然,唯恐玷污了。如今得見真神,敢不膜拜?允禮這廂有禮了……”
這年輕人看上去心情很好,退后一步唱戲似的長揖作禮,說著話還笑哈哈地看看胤祥的反應(yīng)——胤祥臉上微微泛紅,狠狠瞪了他一眼。
躲過了斗爭最激烈的那十幾年,他才剛剛長成大人,幸運的成為一個比他的哥哥們都輕松自在的貴公子,他的這種調(diào)侃戲謔,因為符合自身氣質(zhì),也并不顯得輕浮突兀。當(dāng)然,也許是因為我早已知道,他在胤禵登基的過程中和胤祥一道對京城和附近地區(qū)的軍事進行控制,是“一家人”,所以可以暫時放松在宮里時時警惕的情緒,回以嘲笑:“當(dāng)年在王府書房見到果郡王,才十歲的小孩子,比弘時他們還頑皮,打碎了茶盞就溜走的可是你?害弘時他們罰跪半天呢?!?/p>
“啊?這都記得?千萬別告訴他們,他們到現(xiàn)在還不知道呢。不過說起這個我就奇怪了,方才遠遠瞧見,我還不敢認,怎么我小時候你就是這個樣子,十年后還是這個樣子呢?莫非這十年你都躲在那張畫兒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