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辛甲佐周
西伯姬昌稱王后,便建立起養(yǎng)老堂,自任堂長。他派姬奭管理具體事務,自己每月到堂中與諸老對面傾談,大受國人稱贊。說起這養(yǎng)老堂,是文王姬昌為表達對祖父和兩位伯父的懷念而建。
文王的祖父叫古公亶父,原是周族的一位杰出首領。當時,殷王朝正開始衰敗,古公亶父有心向東擴展領土,可惜自己年老,實在力不從心。他覺得自己的當務之急,是安排一個理想的繼承人。他有三個兒子,長子太伯,次子仲雍,老三季歷。兄弟三人都知情達理,堪稱棟梁之才,但相比而言,古公亶父還是更喜歡季歷。一來是季歷年歲小,自幼受寵;二來,季歷有個聰明伶俐的兒子,名叫昌,古公亶父特別喜愛孫子姬昌,曾當眾贊道:"這孩子長大之后,定能使周族興旺起來。"
可是按照慣例,繼位的應是長子太伯,然后是次子仲雍,最后才能輪到季歷。若是直接傳位給季歷,必然會引起族人的非議。為這事,古公亶父有許多夜晚沒能睡個好覺了。
太伯和仲雍不呆不傻,看出了父親的心思。為了周族的興旺,他們都愿意放棄繼承權(quán)。要做到這一點,只能遠走高飛,離開自己的部落。兄弟倆商量了一陣,便借著外出為父親采藥之機,帶領幾名親信沿江而東下,來到如今江蘇無錫一帶的吳地。依照當?shù)厝说娘L俗,兄弟二人斷發(fā)文身,以示不再西歸。
太伯和仲雍把周人先進的耕種土地方法教給當?shù)鼐用?,大大改善了吳人的生活條件,受到擁護和愛戴。不久,太伯便被吳人推舉為首領。太伯死后,仲雍即位。這樣世代相傳,后來竟成為江南的一個強國。
太伯和仲雍離國出走后,古公亶父不久就病故了。季歷辦理完父親的喪事,立即派出使者到東南方找到了兩位兄長,懇請他們回國繼位。太伯和仲雍拒絕了邀請,他們袒胸露臂,指著自己光禿的頭頂和身上的花紋,說道:"我們已經(jīng)成了吳人,不再回去!請轉(zhuǎn)告三弟,讓他趕快繼位,好使周族盡快興旺起來。"
使者回國報告了實情,季歷宣布繼位,成為周族的新首領。
這一段歷史,季歷曾多次講給兒子聽,在姬昌幼小的心靈上留下了永久的烙印。父親被殷王文丁殺害后,他含恨繼承了王位,決心報殺父之仇。但閑下來,卻常常感到負疚,自己的大伯、二伯都遠在吳地,不能見面,不能贍養(yǎng)。他想:既然不能贍養(yǎng)我的長輩,就該贍養(yǎng)別人的長輩!于是他建起了養(yǎng)老堂,專門收養(yǎng)外地投奔來的長者和國內(nèi)舉目無親的老人。
養(yǎng)老堂初建時期,當?shù)乩先藖淼牟簧?,文王對他們一律施惠贍養(yǎng)。不久,他們的侄子或外甥先后找到文王,痛哭流涕,謝文王之恩,領不孝之罪,把老人一個個領回家去。因此,幾年之后的養(yǎng)老堂,實際上贍養(yǎng)的都是外地來的老者了。
召公姬奭常到養(yǎng)老堂走動,他喜歡看老人進餐,聽老人交談。老人們來自夷、戎、蠻、狄,談古論今,使他長了許多見識。
一日,養(yǎng)老堂長者正在進餐,進來一位風塵仆仆的生客。他身材瘦小,雙目卻炯炯有神,給人以精明強干的印象。
來者問:"哪一位是召公?"
召公道:"在下就是姬奭。長輩遠道而來,請先用餐,后交談。"
吃飽喝足之后,瘦老頭便開口講話。他侃侃而談道:"自今日始,咱們就是一家人了。一家人不說兩家話。我叫辛甲,原為商紂臣子。身為諫臣,豈能不盡心事主?但我自事紂以來,蓋七十五諫而不聽,所以棄紂而西來,歸順文王,決心佐周滅商。"
姬奭一聽,喜出望外。養(yǎng)老堂建成以來,外地老人慕名而來年年都有,但會面傾談國事者少,侈談家事者多。有如今日,當面直言佐周滅商者,唯辛甲一人而已!
召公認定辛甲是一位賢人,便將他安頓,然后匆匆回宮向文王如實稟報。其時正值百官在朝,文王說:"兼聽則明,偏聽則暗。今有殷紂之諫臣西來歸依,禮應親自迎之,眾卿以為如何?"
上大夫散宜生道:"朝事已畢,百官自回府去。主公只帶三五人相訪即可。"眾人贊同。
文王令百官散朝,自帶了散宜生、閎夭、太顛、姬發(fā)、姬奭五人,驅(qū)車前往養(yǎng)老堂。
養(yǎng)老堂的長者無人不識文王。他們看見文王下輦,帶了近臣和太子進院,便爭先恐后離座出迎。堂內(nèi)只剩下辛甲一人。
文王進得正堂,辛甲便雙膝著地,匍匐相迎。
文王說:"你是賢人辛甲?"
辛甲道:"罪臣不敢當。"
文王雙手扶起辛甲說道:"以臣事君,各保其主,你何罪之有?七十五諫而不聽,足以證明你為國為民,其錯在紂王有眼不識賢士。"辛甲聽罷,眼中晶瑩有淚。
眾人落座后,文王說:"賢士西來,對寡人有何見教?"
辛甲卻發(fā)問道:"文王遠敬何人?近師何人?"
文王道:"遠敬堯、舜,近師祖、父。"
辛甲說:"堯、舜乃古之圣人,可敬也!其圣在任人唯賢。堯在帝位,咨詢四岳伯夷,四岳推舉虞舜作繼位人。舜受各種試驗后,攝位行政。堯死,舜正式即位。虞舜年老,照樣咨詢眾人,選出禹來攝行政事。舜死,禹即位。禹在位時,眾人推舉皋陶作繼承人。皋陶死,又舉皋陶子伯益作繼位人。禹死,其子啟奪伯益之位而自立。禪讓制度從此廢棄,但任人唯賢之風不可廢也!商湯用伊尹,武丁用傅說,文王以史為鑒,治理周國自有良方!"
文王道:"言之有理,愿聽續(xù)論。"
辛甲說:"文王近師乃祖、乃父,卻恐失之有偏。"
文王感到出人意外,驚問道:"此話怎講?"
辛甲道:"豈不聞前車之覆,后車之鑒?文王也應該以夏桀、殷紂為師,只不過要反其道而行之罷了!殷紂沉迷酒色,文王可禁止飲酒;殷紂暴虐害民,文王可敬忌裕民;殷紂不知稼穡之艱難,文王可穿起平民之衣,下田勞動,借以知道農(nóng)夫的辛苦;殷紂招誘奴隸,為其他小國所怨恨,文王可定出法律,誰的奴隸歸誰所有,不許他國他人藏匿,如此等等??傊?,凡殷紂之所為,在文王則所不為,文王豈不就令天下之人歸心了嗎?"
文王和幾位大臣不約而笑,養(yǎng)老堂里充滿了歡樂的氣氛。
文王說:"辛甲賢士,寡人欲封你為上卿,讓你為周盡忠,為民效力,不知你意下如何?"
辛甲原本就對文王慕名已久,今日相見,果然是求賢若渴,便深施一禮道:"辛甲愿為文王效勞,不遺余力!"
文王說:"那好,收拾行囊,隨朕即刻進宮。"
文王姬昌安排好辛甲的職務后,心中異常高興。他想:我久慕堯、舜善于用人,今日也算做到野無遺賢了!應趕緊將此事告訴王后才是。于是,他腳步匆匆地走進后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