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見望云臺上空空蕩蕩的,人都走光了,只好吩咐收操,宮女們回宮,兵丁歸隊,執(zhí)法官、傳令官、刀斧手等人各自回營,自己回轉(zhuǎn)館舍安歇,閉門坐著休息,看闔閭將如何處置。
闔閭回到后宮,茶不思,飯不想,好似經(jīng)霜的枯草,精神萎靡不振,兩眼淚水晶瑩,遂有遣孫武離去之意。因過于悲痛,次日闔閭竟命內(nèi)侍上殿傳諭:今日免朝,文武各散。辰時過后,伍子胥進宮請安,闔閭借機大肆發(fā)泄,說道:“伍將軍,多謝你為我薦來了一位大賢士?!?/p>
伍子胥聽出了話中有骨頭,默然不應。
闔閭誤以為伍子胥沒有聽清,再次說道:“你可曉得,孤家兩位愛妃給這位大賢士做了‘見面禮’了……”
話中有刺,伍子胥置之默然。
“伍將軍,你說這件事可叫孤家怎么承受得了??!”闔閭接近于暴跳如雷了。
伍子胥深知闔閭還在思念他的兩位妃子,才這般怨氣沖天。方才未開口,是見他火氣正旺,不能火上澆油;等他接二連三地把炮放空了,便臉上略帶幾分笑意開口了:“依明公之見,對敝友孫武該如何處置呢?”
闔閭憤憤地回答說:“我這淺水養(yǎng)不了他那大魚,索性讓它到東海去興風作浪吧!”
“喔,明公之意,莫非是想讓他走?”伍子胥故作試探地問。
“正是此意。免得將來有一天,我的腦袋也被他‘軍法從事’了?!标H閭的怒火越燒越旺。
伍子胥反問道:“聽明公之言,莫非是孫武將兩個隊長殺錯了?”
“這個……孤家并無此意?!标H閭吞吐其詞。
伍子胥由沉默而活躍,由斯文而激烈,追問道:“既未殺錯,明公為何骨鯁在喉,又為何要遷怒于孫武呢?”
闔閭理直氣壯地說:“孫武目無君王,寡人求情,他竟不肯赦免二姬一死……”
伍子胥凜然進言:“臣聞‘兵者,兇器也’,不可虛談。誅殺不果,軍令不行,何以統(tǒng)率三軍而制勝?大王欲征楚而伯天下,思得良將,將以果毅為能。孫武果毅鐵面,不徇情枉法,斬有罪二姬,何以遣之?非孫武為將,誰能率軍涉淮逾泗,越千里而伐中原?美色易得,良將難求,若因二姬而棄一賢將,無異于愛莠草而棄嘉禾!”
闔閭畢竟是一位欲干一番事業(yè)的有為之君,聽了伍子胥的一席逆耳之言,怨氣在泄,怒火在熄,半天默然不語,大約在進行激烈的思想斗爭,在權衡輕重利弊。
伍子胥進步說道:“昔者姜尚在殷不被重用,用于周而周有天下;百里奚在虞不被重用,用于秦而穆公稱霸……前事可鑒,望明公審慎詳察!”
闔閭終于轉(zhuǎn)過彎來,下定了決心,征求伍子胥的意見道:“依伍愛卿之見……”
不等闔閭把話說完,伍子胥答道:“嘉勉孫子治軍謹嚴,執(zhí)法如山,登臺拜其為大將,統(tǒng)率三軍,共謀大業(yè)?!?/p>
這里伍子胥用了一個“拜”字,而不用“封”,是要吳王在文武百官面前對孫子恭而敬之。休小看這一字之差,其意義大不相同,“封”是賞賜,而“拜”則是請和委托。儀式也不盡相同,“封”,只要國君在殿上說一句就行了。被封者還要向國君行禮謝恩;“拜”,則需搭臺。即國君要先把印、劍準備好,然后舉行儀式,由國君來向受拜者行禮,請他就職。
伍子胥不僅要闔閭拜孫子為大將,還要拜他為軍中之帥兼軍師,統(tǒng)屬文武,節(jié)制諸官,他所行之令只要受命于君,君則不得橫加干涉。闔閭表現(xiàn)得十分豁達,伍子胥所言,他一一接受。伍子胥很感滿意,認為闔閭是個能夠聽勸納諫的明君,因而表示:伐楚報仇以后,仍回吳報效君王。正因為表了這個態(tài),所以伍子胥對闔閭父子一直忠心耿耿,但最后卻死于非命。
闔閭忙命人為孫子建公館帥府,鑄帥印,于望云山上筑將墩,在校場山上蓋演武廳,撥當差,備用物,擇吉期。吉日擇定,前一天派人送信給孫子,再派人約文武。調(diào)兵丁,傳內(nèi)侍,把一切準備停當。次日凌晨,各營各隊的兵丁齊集小校場——孫子操練宮女,殺夏、姜二妃的地方。闔閭之所以將拜孫子為帥的儀式安排在小校場,是表示他不記殺二妃之仇,愛將勝過愛妃。日出卯時,吳王闔閭到了,他的前面是四個內(nèi)侍——一個捧印,一個捧劍,一個捧兵符,一個捧文武諸官的卯簿,后邊是文武百官,另外還有吹鼓手、樂師、執(zhí)事等人,衛(wèi)士兩列保護,到了將墩下,眾人下馬,抬級而上,登壇入廳。接著,孫子也到了,后邊跟著隨行人員,墩前下馬,抬級而上,登壇入門。廳內(nèi)設幾案,陳祭器,行儀注,鼓樂齊鳴,闔閭跟孫子互行大禮。儀注既畢,闔閭坐上首案角,孫子坐下首案角,眾文武上前道喜,然后各自回班。孫子展開點卯簿子點卯,把主要文武認識一下,然后兵丁各自回到原處。闔閭帶領文武送元帥回府,內(nèi)侍把兵符、印、劍隨同送往元帥府。闔閭回宮,文武各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