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林恍然大悟,也跟著嘆口氣。
只有南楊,在短暫的失望之后迅速高興起來,抓著桑奶奶的圍裙一疊聲地要求:“我要看妹妹,我要看妹妹……”
他很快就如愿以償了——隔著嬰兒室的玻璃窗,他騎在爸爸脖子上看到了那個皺巴巴的小女孩,那大腦門、那小胳膊、那紅皮膚、那小眼睛……哈哈哈,真丑!
所以,從出生開始,桑離的存在就帶給南楊無與倫比的快樂——她的丑襯托出他的帥,她的矮襯托出他的高,她的弱小襯托出他的威猛……
直到很多年后,她的放棄襯托出他的堅守——可是這一次,他一點都不快樂。
就這樣,在“計劃生育”政策剛開始實行后不久,桑離來到這個世界上。因為這個計劃,她顯然已經注定得不到爺爺奶奶無微不至的疼愛。
并且,更不幸的事情隨后發(fā)生:桑離出生后五小時,也就是桑離的小姑姑跑回家報信后不久,桑離的媽媽死于產后大出血。
桑離——意思就是姓桑的、甫一出生就帶來別離的女孩子。
這是爸爸給取的名字,因為爺爺已經不屑于給這個“小掃把精”取任何名字,哪怕是“狗?!边@樣的名字都沒有必要。
唯一對“小掃把精”的到來表示由衷歡迎的顯然就是在幼兒園讀中班的南楊小朋友——他居然能夠做到只要一有時間就駐扎在桑離身邊,看那個襁褓中的小嬰兒睡覺,而且還能看得有滋有味,百看不厭。
漸漸地,桑奶奶也就把監(jiān)護桑離的任務交給了他,囑咐他:“妹妹醒了就來叫我?!?/p>
南楊鄭重其事地點點頭,一本正經地爬上炕沿(那時候北方城市里也是用炕不用床),用烏溜溜的眼珠瞪著桑離看。偶爾伸出手碰碰桑離的臉頰,內心很驚嘆為什么女孩子的臉可以這么柔軟!他很奇怪這個小東西的“小”——為了驗證桑離是個完整意義上的“人”,他專程打開桑離的襁褓,確認了她確實是有十個腳趾頭的。然后他就越發(fā)想不明白:明明什么也不缺,怎么就會比自己小這么多?
大概也就是從那時起,他開始對桑離心懷憐憫——你看看這手,也太小了,如果去幼兒園,一個桃子都抓不??!
從小,南楊就是個有愛心的孩子。
桑離當然不記得這些片斷了,南楊也很模糊。所有關于這些事情的敘述,甚至那個被扔掉的小鋁鍋,其實都出自南楊媽媽的回憶。她是個小學語文老師,講故事的本領很高超,聲情并茂。桑離之所以相信這個故事的真實性,其實也不過是因為她記憶中的爺爺就是不怎么待見她,而她少女時代全部的伙伴,也只有一個南楊。
南楊毫無疑問很重視這個妹妹。
在桑離剛剛能走路的時候,爺爺生病了,肺癌。家里兵荒馬亂,一直沒有再婚的父親頭大如斗,每天奔走在家和醫(yī)院之間,為老人家的久治不愈發(fā)愁、為醫(yī)藥費的滾雪球發(fā)愁。奶奶更不用說,本來身體就不好,現(xiàn)在已經透支到了高血壓、冠心病一起出來為虎作倀的地步。在這樣的背景下,桑離是個被忽視的小生命——后來,這個還不會說話的小女孩干脆被送到南楊家,每天晚上和南楊同一個被窩睡覺,而他居然還會給她唱兒歌!
南楊媽媽也覺得很驚訝——在桑離出生前,南楊恨不得能上房揭瓦,可現(xiàn)在為了哄桑離睡覺,南楊居然肯老老實實八點上床。南楊媽媽當然無法理解南楊的心情:他一方面是在培育自己的貼身小跟班,而另一方面則是在心疼一個手小腳小的“洋娃娃”。但是不管怎么說,桑離第一聲喊出來的不是“爸爸”,而是“呀呀”——仔細聽,或許像是“楊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