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這個意思,我只是不想在北京買房,也不想這么早買房。我們手頭的存款離房子的首付還有很大的距離,干嗎非要像蝸牛一樣背負沉重的殼呢?而且這么早就買房子把自己固定在一個城市并不是明智的做法,萬一有更好的機會去別的城市發(fā)展呢?你看鄧佳和沈耀雖然全款買了房子,結果沈耀被公司外派出國考察三年。本來兩人買房是想作為愛情城堡的,這下變成鄧佳一個人獨守空房了?!背甜╅_始動之以情,曉之以理。
“切,你這是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林小洛對程皓的話鄙夷不屑。
鄧佳和沈耀都是林小洛的大學同班同學,畢業(yè)一年后就在深圳買了房子,是雙方的父母共同出資了80萬,全款買下的房子。那會兒林小洛心想,父母有錢真好,兒女的壓力就沒這么大了。不過那會兒她還沒有買房的念頭,因為自己和程皓的父母都沒什么錢,覺得買房不切實際。而現(xiàn)在,她的前合租對象張堯和男朋友陳新憑借自己的努力在北京買房,這說明不靠父母靠自己買房也不是不可能的,她也是第一次覺得買房并不是夢。
林小洛之所以想要買房,是希望能和程皓過上相對安穩(wěn)的生活,再加上到了適婚年齡,身邊的同學、朋友一個個買房,父母也老是打電話催問她和程皓何時才買房結婚,她這才動了買房的心。
林小洛發(fā)現(xiàn)現(xiàn)在買房幾乎變成了“適婚族”的剛性需求,誰要是打算結婚了,第一個想的就是房子問題。而買得起房子的80后“適婚族”主要分為三種情況:一種是父母全款資助購買型,鄧佳就屬于這一種;還有一種是自力更生型,張堯就屬于這一種;另外一種是4+2混合購房模式,就是父母出首付,小兩口自己付月供。很顯然,林小洛屬于中間的自力更生型,只能靠自己打拼。
要靠自己買房,首先要統(tǒng)一家庭成員的思想,統(tǒng)一思想才能形成購房聯(lián)盟,為買房共同作戰(zhàn)。可是現(xiàn)在看起來,程皓對于買房興味索然。林小洛不得不開始對家屬開展說服教育工作。
“雖然我們現(xiàn)在買不起房子,但是人生總得有個目標吧!把在北京買房作為目標不好嗎?我們倆都在這里有份不錯的工作,收入屬于中等,如果去別的城市,不一定找到合適的工作?!?/p>
“如果我們決定在北京奮斗,那么在這里買房是遲早的事兒。總不能一輩子就這么漂著吧?”
“我們都在一起這么久了,對彼此也是認真的,也是想要以后在一起生活的。房子就是生活的一部分?!?/p>
“……”
林小洛很認真很努力地給程皓灌輸買房理念,結果程皓還是執(zhí)迷不悟,反倒給林小洛灌輸自己的理念:“在北京買房不切實際,你想想看啊,不談首付,光談還房貸就是個大難題。你每個月工資3000,我5000,再扣扣稅啊保險啊,每個月拿到手的一共就是7000出頭,每個月交通費大概開銷200,吃喝玩樂大概1500,這樣一算就剩下5000多,如果買個80平米的房子,一個月還房貸就得還4000的樣子,你說這樣,我們還要不要過?。咳嘶钤谑郎暇褪菫榱讼硎苌畹?,而不是非把自己搞得這么累……”
雖然程皓說的也是大實話,但是林小洛還是不想聽他關于不想買房的解釋。年輕人有點壓力也沒什么不好啊,買房子有壓力可以更努力地去賺錢??!程皓說人活在世上是為了享受生活,但是沒有房子談什么享受生活呢?每次房租到期或者遇到意外情況就要搬家算是在享受生活嗎?
或許女人對家有一種天生的感情,而房子便是構成家的主體。一套房子、一個自己愛的男人、一組自己喜歡的家具,足夠滿足林小洛對家的全部幻想。然而她的幻想破滅了,因為她愛的男人不想承擔壓力,不想在這里買房!
既然和程皓說不到一塊去,從那以后,林小洛再也不在他面前提買房的事情了,但她并沒有放棄買房這個宏偉的目標。英國作家伍爾芙說過“女人要有自己的房子”,她要攢錢,攢到一定程度就可以買房了,到時候她會得意洋洋地對程皓說:“老娘買房了,小子,你住不?。俊睖首屗蟮坨R!可是,為什么她省吃儉用,到現(xiàn)在才存了三萬塊,離房子的首付差了十萬八千里!
理想很豐滿,現(xiàn)實很骨感。沒有理想的人是不上進的,有不現(xiàn)實理想的人是悲摧的。
這就是有同事說到買房子時,林小洛之所以發(fā)出那么傷心欲絕的表情的原因。
但是她沒想到的是乙發(fā)了那條留言后,其他同事也發(fā)出了類似“飽漢不知餓漢饑”之類的感嘆,唯一的“有房一族”竟成了眾矢之的??磥碣I房是大家心中共同的痛?。?/p>
哈哈,原來群眾的力量才是巨大的,沒房子的是主流,有房子的反而被孤立了!林小洛因為沒能買房失落的心情又雀躍了。